Page 23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39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佬族称之为补外,布依族称之为补龙。多数居住在地势低、土地肥、气候温和地方,以及古驿
道沿线的小镇和村庄。《黔南职方纪略》记载:“汉武帝灭且兰,置牂牁郡,迁蜀中大姓龙、
傅、董、尹于其地。于是苗中有龙家子矣。”西汉,一部龙家先民进入毕节定居。元代,毕节
地区的龙家均为小头龙家。明代,天启元年至崇祯三年(1621~1630),平坝卫、广顺州、敷
勇卫、威清卫的龙家避战乱随同部分南京人进入毕节地区东部,定居今大方、黔西、毕节、织
金县。1988年,毕节地区龙家人认同白族。
3.南京人。祖籍南京或江南一带,明朝初年来到毕节。主要分两批,第一批:明洪武十四年
(1381)调北征南,在驻军地实行屯田制。江浙一带一些民商,在军队屯田效益的吸引下,进
入贵州各地,或垦殖,或经商。洪武二十一年(1388),朝廷为加强滇、黔防卫,从各地调集
兵力驻守。乌撒、毕节为驻守重地之一。随军来乌撒、毕节驻守的官兵和屯田的商民中,就有
部分为南京人的先民。第二批:明永乐元年(1403)朱棣称帝后,一批忠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旧
臣官兵,护驾朱允炆潜逃进入贵州后,分散在贵阳周围平坝、敷勇、威清隐匿。经反复选择,
认为龙家一族心地和平,堪以为援。永乐五年(1407)正月,集中各地南京人代表,在今息烽
县西望山举行合姓结盟仪式,以南京人李、王、张、罗等36姓合为龙家人赵、谢2姓,成为大姓
氏族。结盟合姓后,南京人、龙家融合,南京人即改言易服。明天启二年(1622),贵州宣慰
摄政安邦彦、云南彝族土司安启良响应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明,攻下瓮安、安南、普定、
威清,继而围攻贵阳。龙家和南京人,逃离水东,向明军威胁较小的水西地方迁移。在水西依
其彝族土司制度,听其约束,接受习俗规定,开垦种植。其后一部分从水西、大定、平远向
今毕节纳雍迁徙。清康熙三年(1664),吴三桂剿水西,南京人后裔出示朝笏、冠冕、玉带等
物,以证明其南京人忠臣良将之后身份,免遭残害。南京人与龙家人融合,经历几十代,渐渐
形成一个大分散、小聚居,具有共同生存地域和共同文化的民族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南京
人和龙家请求政府将两者定为同一个民族。省地民族事务工作部门作大量调查识别工作,1987
年12月,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同意龙家人、南京人根据自身的情况,
作了详细的普查登记。198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是年11月29日在毕节举行黔西北地区龙
家人、南京人认同白族庆祝大会,是时,乐意认同白族的龙家人、南京人有6.64万。其中金沙县
242名南京人认同白族,1760人返归汉族。
人口分布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专区白族9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
查,全地区白族3150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白族8.94万人,占全地区人口
总数的1.5%。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共有白族人口11.48万人,占全地区总人
口的1.8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有白族人口103422人,占全地区总人口数的
1.58%。主要分布在大方、毕节、黔西和织金县,其次是纳雍、威宁和赫章县。1992年撤区、建
镇、并乡,全地区白族与其他民族共同组建的民族乡共11个,分别是:毕节县阴底彝族苗族白
族乡、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大方县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三元彝族苗族白族乡、普底彝族
苗族白族乡、核桃彝族白族乡;黔西县绿化白族彝族乡;织金县三甲白族苗族乡;纳雍县库东
关彝族白族苗族乡、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赫章县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