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4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2.寨老制。布依语称寨为“板”,称寨老为“博板”或“布光”。寨老是一寨之主,为自
然领袖,由群众公认推举。一个村寨的寨老,少则2至3人,多则4至5人,视村寨大小而定。寨
老一般由办事公道、深明理义、广见博识、作风正派的男性长者担任,亦有由族长升格为寨老
的。寨老对内主持和办理节日安排、公益活动、寨神祭祀、处理寨内纠纷;对外代表本寨利
益,参加解决寨与寨之间有关问题。民国年间,一般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举行祭寨神庙
会,每次须宰杀牛、猪、公鸡。祭寨神庙会由寨老主持,祭师先生念经祈祷丰收。寨老宣布村
规民约,寨人同餐共宴。新中国成立后,祭寨神庙会已趋消失,寨老制残余仍存在。近来有些
地方请寨老参与制定乡规民约,执行才有效。
语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音含33个声母、98
个韵母和8个调类。各地布依语语法结构一致,语言对应比较整齐,没方言差别,土语分3个土
语区,其中织金、黔西、金沙、大方、纳雍县属第二土语区,威宁、赫章县属第三土语区。布
依族与汉族、彝族、苗族杂居较多,布依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也使用彝语和汉语为交际工
具。随着历史的发展,个别布依族人口较少的地区布依语正逐渐消失,多以汉语为交际工具。
在金沙县,只有老一辈布依族人能讲布依语,年轻人对布依语知之甚少。
文字 布依族的文字有三种:一是布依古文字。2008年在荔波发现布依文古籍类似彝文。
这些布依文古籍,在古代由布依族先生——掌摩掌管和传承。布依掌摩失势后,布依古文也随
之失传。二是利用汉字记音的方式来记录布依族先民的《史诗》和《祭祀词》等典籍,人们称
之为“汉字布读”。其典型有《古庄经》八卷、《杂经》数十卷,其内容包括历史、宗教、哲
学、建筑、天文、历法、经济、风俗习惯。在威宁县新发布依族乡,存有一种仿照汉字创造方
块字形的布依族经书,现仅存写幡部分经文,1000多字,其起源待考。借用汉字书写的布依族
经书有数量相当的土俗方块字。一般有借用汉字的形和义、读音、声字结合方法。三是1956年
11月,创造的用拉丁字母拼写布依文。1982年,两次组织专家以黔南自治州第一土语为基础,
以望谟县复兴镇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修改补充布依语方案。修订后的布依文共有
26个字母,32个声母,87个韵母和8个声调。
生活习俗 1.服饰。据清光绪《大定府志》记载:男子以青帕缠头。青布短衣而草履。妇人
多纤,好作髻,以青白布蒙头,长裙细褶多至20余幅。拖腰以彩布一幅着绶,仍以青布笼之。
相传古代布依族男女均穿裙子。在黔西、织金、金沙、纳雍一带,男女服饰以青蓝色为主,内
衣多为白色。男子穿长衫及裤子,用青布帕包头。老年人穿长衫外套无袖褂或滚身,青少年拴
花腰带。夏天穿线耳草鞋,秋末穿白布槽鞋,冬天穿布帮皮钉鞋。已婚妇女头上盘高髻、绾
簪,以一方青布包之,穿青布大领衣,无扣,多系布带。衣领、衣脚、袖口、裙脚均框花边。
下着青色细褶长裙,后改为裤,裤脚大如裙,仍多细褶。未婚妇女,头发编辫于脑后或上盘,
外缠花头帕,穿父母装,系花围腰。老年妇女穿般鳌鞋,中年妇女穿云头鞋或自编线耳草鞋。
妇女走亲串戚或赶场,有头戴花卉巾,背扇蝶鸟图。娃戴虎头帽,身着青兰衫,腰缠花飘带,
脚登云头鞋。左腕挎提篮,右手撑洋伞。在威宁一带,男子头上包长约5尺至一丈的青、白、
蓝色头包,身穿布纽大襟衣或对襟短衣,下穿大腰裤脚,脚穿细花细耳布鞋或草鞋。老年人喜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