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3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同议定,前人所议定的字辈用完后,后辈人继续编排,族间代表认可后公布使用。
                   新中国成立前,每个家族都有族长,族长由族人内部推举产生。族长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

              年男子担任。有些家族还明文规定立族长的依据、担任条件和族长的职责。各个家族都有族
              规,并成文载入家谱中或刻在祖碑上,要求全族人自觉遵守。各家族族规内容大同小异,一般

              是规定族人的宗教信仰、行为准则、对族产的管理和族人的义务,如遵纪守法、弘扬正义,反
              对邪恶,倡导勤劳,鼓励学习,维护团结、和睦邻里、恤孤济贫等。族规由家族代表集体制

              定,并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由族人代表不断修改补充完善。
                   风俗习惯 1.服饰。回族的服饰除男性的小圆帽和女性的盖头外,与汉族相同,根据不同的
                                          时代穿着不同时代的衣服。

                                               (1)小圆帽。小圆帽多为白色黑色,用棉布制成,圆顶单帽,
                                          帽口比顶略大,帽顶和帽边绣有花纹或经文(阿拉伯文)。除阿

                                          訇、师傅(经文学校肄业者)或海里凡(经文学校的学生)平时
                                          戴小圆帽外,回族男性一般在举行宗教活动或民族节日时才戴小
                                          圆帽。

                                               (2)盖头。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做成的女式头巾。
                                               (3)阿訇服。是伊斯兰教中有一定经文学历和资格人员的标志

                                          服,在经文学校毕业时,举行海里凡(学生)毕业仪式,由清真寺
                                          执寺阿訇亲自授予,学生在这个仪式上穿上就视为毕业,所以经文

                       回族服饰               学校的学生毕业又称“穿衣”。过去,阿訇服一般为绿色或蓝色布
              料做成大襟长衫子,有的在服装前胸和后背上绣有素雅清秀的经文;现在的阿訇服为绿色呢子

              对襟大衣,胸前两边绣有团形经文。
                   2.饮食。回族饮食讲究营养结构和清洁卫生,禁止不良嗜好。主食以大米、苞谷、马铃薯、
              荞子、燕麦为主。小吃有糯米粑、汤圆、豌豆凉粉、荞凉粉、荞面汤、苞谷糖。肉食品以牛肉

              为主,以羊、鸡、鸭、鹅、鱼为辅,牛羊和家禽必须经阿訇下刀(宰牲)才能食用。威宁一带
              的回族喜欢喝罐罐茶。回族不习惯喝酒,在客事场中用茶或饮料待客。

                   3.居住。毕节地区的回族多居住在坝子或土地宽广的半凉山和凉山地区以及出产丰硕的河谷
              地区。回族选择住宅建房时不测龙脉风水,多选择向阳、舒适宜居和取水方便的地方。民国前
              多住茅草房,少数住瓦房。新中国成立后,大多数回族建造二到三间或三到五间土木结构房屋

              和一两间牛羊圈。1978年后,大批居住在农村、集镇和城郊的回族,修建钢筋混凝土新楼房。
              室内堂屋,不设神位,贴阿文书画作品和山水画。堂屋既是厨房又是客厅,清洁卫生。卧室设

              在耳房和楼上,信仰虔诚并常履行拜功人家,在厢房中设有水房和沐浴室,在二楼上设有干净
              礼拜间,墙上贴挂经文、对联、书画,摆设礼拜床,其他房间作贮藏室。房外常种苹果、桃、

              李、竹等风景树。
                   4.婚姻。回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家族内不能通婚,家族外强调辈分相合。有姨表、姑
              表、舅表亲现象。一般不与其他民族通婚。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从提亲至结婚均有规



             492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