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29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的农民画家队伍中,有一些苗族农民画家活跃在各乡镇农村,并有较高艺术水平。1978年,作
品《向阳河谱新歌》参加全国农民画展,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983年作品《巧手》获全国首届
农民画二等奖,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是年出版的《中国农民画》,收入大方苗族农民画《斗
牛》《巧手》。1990年7月,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农民画展,毕节地区选送展出25幅苗族农民
画作品,大方县有《相约在高山》《吃龙井水》《斗鸡》《祭祀》《打牛人》《放牧姑娘》
《赶鸭》《下阿布代》《蛇吞象》《做麻糖》《送别》《赶花场》《对歌》《蜜蜂采花》《摘
石榴》《送亲》均获得奖励。1992年,大方县苗族农民画《斗鸡》《对歌》被选送到美国、阿
根廷、乌拉圭出展。是年,作品《摘猕猴桃》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
展二等奖。1993年,作品《追鸟》《迎新娘》《迎新路上》入选93香港杯中国农民画大展。作
品《安品与满奏》分别于1993年选入中国美协主编出版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作品选》,
1998年入选大型画册《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大方县苗族农民画代表人物有张文林、
吴正奎、杨元珍(女)和杨元富姐弟、杨靖、杨明海。
传统体育 1.摔跤。织金、纳雍、大方、黔西县苗族开展较普遍。摔跤,亦称抱腰或抱死马
腰,青少年常自发地在草场、山坡上双方抱腰后,用推、拉、顶、脚拌、摔方式进行,谁先被
摔倒为输。
2.武术。古时以御敌防身为目的,后演变为强身健体运动,分徒手和器械两类。徒手有苗
拳、虎拳、芦笙拳、大洪拳、小洪拳及黔西县铁盔的蚩尤拳;器械有刀、棍、铛钯、铁链架。
大方县菱角苗族乡会武术者必习医,知武必晓医。黔西县化屋的苗拳、芦笙拳、苗棍、苗刀特
色浓郁,并多次在县、地、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上献艺。织金县上坪寨大格支苗族则以铛
把、铁链架突出。
3.射弩。苗民狩猎和御敌武器,滇东北次方言区苗族普遍操习使用后,体育部门倡导,射弩
成为民族传统比赛体育竞技项目。威宁县、织金县实兴乡素有射弩之乡之美称。织金县实兴乡
的射弩队多次在全国、省际和省内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4.跳芦笙。跳芦笙为苗民古今喜爱的活动,凡红白喜事、花场节,无不跳芦笙。跳芦笙具有
以下典型动作技巧:(1)蚯蚓滚沙。头足着地,身躯悬空,吹着芦笙向前作弧形翻滚旋转,要
求衣着身体均不挨地沾泥。
(2)倒立。头颅微向后倾,两肩着地,与技巧运动中倒立类似,表演者不停吹芦笙。
(3)踩鸡蛋。将2个鸡蛋置放于地,演者脱去鞋袜,赤脚在鸡蛋上来回跳芦笙舞,两枚鸡
蛋支撑全身而蛋不破。
(4)肩上乘人。两人表演,一人稍蹲,另一人吹芦笙,一个鱼跃,拔地而起,双脚踏在蹲
者肩上,蹲者躬身而立,翩翩起舞。
(5)翻板凳。把四脚长凳放地上,吹芦笙者打跟斗翻上板凳,蹲着跳芦笙舞后用脚将板凳
蹬立,使板凳一头两脚落地,飞速跳到朝天横立的另外两只板凳脚上,先跳芦笙舞,后倒立亮
相,最后还原板凳跃下。
(6)旋方桌。将方桌一张放地,表演两人各以一手按方桌,一手扶芦笙吹奏不停旋转,再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