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3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訇墓碑、拔贡蒋子涛先生撰写的刘氏碑序,威宁虎火山虎自高墓碑,威宁下坝马泽源夫妇墓
碑,威宁马家屯《三公碑记》等。古籍有《古兰经》上、中、下三卷抄本、《卯鲁歹》《满
俩》、清代《瓦氏家谱》、清代《下坝马氏家谱》、清代《刘氏家谱》等。
文学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毕节地区内回族文学艺术有民间文学和刺绣剪纸,民间文学
有《艾勒娥》《聪明的荞花》《老人与蛇》《猫的来历》《蜜蜂的传说》《佃户和东家》《西
凉山出水洞》《头骨的申明》《梨官》等;传统歌谣有《刘毛二造反歌》《矿工歌》《帮长
工》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回族传统食品油香、牛干巴、梨膏、荞凉粉、荞面汤、花
粑粑、糯米糖粑、燕麦油渣汤等,其中,荞面汤已经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节 白 族
族称 1956年国家进行民族识别时,在成立云南省大理自治州时召开的大理民族代表会
上,一致同意用“白族”作为大理主体民族族称,并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其依据:一是当
时汉人称白族先民为白子,一些白族先民也以白子自称;二是大理的历史上曾建过白国、有白
王存在过;三是白族先民崇尚白色;四是白色象征纯洁光明磊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
人,充满光明前途。
族源 毕节地区的白族,是一个多源民族共同体。主要由古僰(白)人,民家(七姓
氏)、龙(侬)家、南京人等不同族群和汉人等其他民族先民,融合成为古今的白族。
1.古僰(白)人。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僰犍为蛮夷”。西汉前僰人就到毕节境内
生活。隋唐时僰人被称为西爨白蛮。8世纪中叶,南诏国建立三十七部,乌撒部属其中一部。
南诏调集军队,征集民众进驻乌撒,官军守备,军民屯田,世代沿袭。后晋天福二年(937)
僰人段氏建立大理国其亲贵始称白人。南宋宝祐元年(1253),蒙古忽必烈率军征南,灭大理
国,移师向北征讨边夷各部,白人军队被称为“拍军”充当蒙军前锋。其中一支进驻乌撒,后
失去军人身份,变为屯民。宝祐六年(1258),驻守云南蒙军统帅兀良合台奉命调集收编白人
军队,向南宋腹地进攻,于鄂州与忽必烈会师,白人被遣散,少部分融入乌撒屯民中。元朝建
立后,乌撒守军在原守军驻地实行屯驻,致使原来屯民失去土地,多数迁至蛇街、羊街一带半
凉山区。这些屯民为张、苏、李、赵、钱、杨、许姓,汉族称之为七姓民。当地彝族称为“罗
苴”。明代,称白族为民家。洱海地区部分民家上层人士为朝廷所用,作流官委派到大定的段
姓,即为现今大方、纳雍县的白族先民。清代,取消屯田制,威宁民家屯兵沦为佃农。晚清至
民国时期,七姓民和民家衰落。有些民家虽融入汉、彝民族,但宗谱、墓碑仍记下本家由滇入
黔的来历。1956年11月,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毕节专区七姓民、民家、段姓、尚姓普遍
要求返本归原。后经地区及各县民族事务工作部门组织人员多次考察识别。1981年,七姓民、
民家认同为白族。1982年,段姓和尚姓认同为白族。
2.龙家。自称松尼保,汉族称之为龙家或侬家,彝族称之为阿武濮,苗族称之为斯业,仡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