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共澄江县委执政纪要2017
P. 123

重要文件

                  核暂行办法》。行政执法机关做出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裁
                  决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之前,应当由本机关法制机构进行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
                  过的,不得做出决定。
                       26.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有条件的部门2017年要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
                  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
                  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
                  为惩戒机制。
                       27.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执
                  法职权,2017年12月前组织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1次行政执法职权职责的全面清理。严格
                  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建立行政执法用工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
                  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加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
                  法监督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
                  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坚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规范案卷评查范围、方式、程序,提高案卷评查能力,强化评
                  查结果运用,评查结果予以反馈并进行通报,县政府法制部门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应当
                  每年组织1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28.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主体的清理、确认、公告工作。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2017年12月31日前,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进
                  行1次全面清理,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岗前培训、执证上
                  岗、亮证执法,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和颁发执法证件,不得从事执法
                  活动。按省、市要求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主体及行政执法人员数据库。健全纪律约束机制,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逐步推行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制
                  度,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
                  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规范执法辅助人员管理,明确其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
                  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等。
                       29.加强行政执法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的氛围,提高行政
                  执法权威。对妨碍行政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责的违法行为,坚决依
                  法处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行使职权,不得让行政执法
                  人员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情。行政机关履行执法职责所需经费,由各级政府纳入本级政府
                  预算,保证执法经费足额拨付。改善执法条件,合理安排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
                  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以任何形式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任务
                  或者指标,严禁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
                  健全,行政监督实现法治化,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行政机关接受监督更加自觉,人民群众
                  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制度和对违法行政的问责制度更加健全,违
                  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91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