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83
重要决策
城镇化率达到 30%以上。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
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
引导进城农户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推进农民进城就业、教育、培训、卫生、社会保障、住房
租购等配套制度改革。以政府发债、政策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引导社
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勐糯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坚持
做优规划、做美集镇、做靓村庄、做大产业、做强基础、做实保障、做精管理七个原则,以建设一个
中心集镇、四个中心村、多个节点为思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着力把勐糯建设
成为衔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融合发展的小城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
服务向农村拓展、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坚
持产村融合发展,点、线、片、面结合整体推进,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
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坚持用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各族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
力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世情、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教育,
广泛开展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增强公
民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发展意识、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
度。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
特别是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加快实施数字电视改造、“村村通” “户户通”等惠民工程,深入
推进互联网、手机报、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统筹推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综合
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等基础工程建设,丰富文体活动,提升人民素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版权保护。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巩固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扶持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
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加大抗战、温泉、黄龙玉等旅游文化和石斛、胡蜂、
龙陵黄山羊等特色产业文化及彝族、阿昌族、傈僳族、傣族等民族文化的挖掘开发力度。加强文化遗
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支持民营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市场
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
龙陵文化影响力。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提高预备役部队和
民兵建设质量。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六、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深化美丽龙陵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
9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