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80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测认证、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
                    (四)加快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按照国际化、综合化、区域性、广覆盖的要求,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全力打好路
                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夯实跨越发展的基础。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加快以铁路、公路、水运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
                式相互衔接、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S30临沧至盈江高速公路龙陵段、国道 G219线黄
                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龙山卡至赧烈河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县乡道路改造提升,建
                设一批县乡联通路、旅游路、资源开发路。加强村组公路建设,提高村组道路硬化率。完善城市交通
                体系,推进城区公交建设。加快怒江、龙川江流域航道改造。
                    加快填补航空网络。争取实施通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建设,为龙陵空中巡查、森林防火、应急
                救援提供保障。
                    加快建设能源保障网络。以重点电源和骨干电网为支撑,积极开发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发
                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实施余热发电。加快电网、输油气管网和加油站、加气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节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的推广运用。
                    加快建设水网保障体系。坚持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水污染综合防治并重的原则,以全县江河湖
                库水资源为依托,统筹考虑乡镇之间、流域内外、地上地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从根本上扭转水网建
                设滞后的局面。加快推进重大水源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农田灌溉渠系工程、防洪和
                除险加固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综合管廊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加快建设共享高效互联网。深入实施 “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光纤入户、 “光进铜退”和
                网络双向化改造等通信基础设施。推进 “三网”融合和电子政务服务向社区及农村延伸,扩大 4G网
                络、光纤宽带网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广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
                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信息共享。


                    四、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
                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造潜能,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同产业化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
                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促进创新要素培育和创新主体升级。
                    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整合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聚焦工业硅产业链延伸、新能源开发、
                生物产业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启动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着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壮
                大、高新技术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在高原农业生产、产品加工、
                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应用。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
                类创新。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
                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以资本为纽
                带的产学研联合,不断提升企业主要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公共
                 · 4 ·
                    6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