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79
重要决策
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白砂糖、精制茶、核桃、果蔬等为重点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优化升级。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产能过
度扩张。
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以 “一园四片”规划布局结构为重点,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推
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业硅冶炼及精深加工、生物资源开发、黄龙玉加工销售、天然气利用等产业发
展,不断做大园区经济总量,完善园区服务功能,着力将园区建设成为龙陵产业新城、保山硅工业核
心区、滇西经济新增长极、全国最大的黄龙玉产业基地。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标准。用足、用活贷免扶补、
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开展
配套协作,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和引资设厂等方式,带动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加快
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支柱企业,促进民营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发
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的应用,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
利用,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
(三)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效发展
以提高服务业在 GDP中的比重为目标,以优化布局、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推动生活性服
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服务业快速、高效、优
质发展。
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强力打造黄龙玉文化,继续加强黄龙玉基础研究,确保进入 《珠宝玉石
鉴定》国家标准;加大 《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促进资源规范有序
开发;抓好人才培养、宣传推介、商标管理、地理标志保护等工作,着力提升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
基地建设管理水平,为保山建设 “珠宝之都”提供支撑。强劲打造温泉养生文化,加快实施 《邦腊掌
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提升景区知名度及影响力;加快编制 《龙陵县中部温泉旅游产业带规划》,打造
镇安、黄草坝、龙泉、大硝、象达、朝阳、三关、碧寨温泉旅游产业带,为保山建设 “温泉之都”提
供支点。强势打造抗战文化,围绕把松山打造成为全国著名、世界知名景区景点的目标,加快松山大
战遗址纪念园建设,做好滇缅公路 (松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强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注重地
方特色、民族传统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业态,为保山建设 “休闲之都”提供支持。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全
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包
装、推介,不断增强龙陵旅游吸引力。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
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优化城市综合体、大型
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通过构
建合理的商业便利消费体系,促进居民服务便利化。加强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康
体、休闲、养老、度假为一体的服务业,推动餐饮、疗养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产品营销为重点,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
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
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群。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
产品,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着力在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
5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