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9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役;土司人等,也不得私派骚扰,用以均劳逸而培民气。除□抚部院,并移道转饬遵办外,合
行示谕。为此示,仰阖省土司民苗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凡有大差学差过境,务必遵照派用实
夫,不得虚派勒令折价。无驿地方遇有学差,除此次定数一百五十名外,不准多派一名,并不
得一名折价。使民苗人等,即分别汉苗或按寨分派,或合数寨轮流充当,一面齐集公议,禀明
地方官。刊立石碑,永远遵行。土司人等胆敢仍有折价情事,或借端妄派民夫,一经本司访
闻,定行严拿究办,永远革除不贷。各宜禀遵毋违,特示。
告示右谕通知实砧黑坭坡晓谕
六寨头人沈世贤陆海亭安建勋吴世忠同立
威宁石门坎苗文溯源碑 位于石门坎乡光华学校旧址,立于1906年,两通,用汉苗两种不
同文字镌刻。汉文碑于1966年初期毁,残碑存145字,已难连贯,唯碑眉 “溯源”2字可辨。苗
文碑已成3段,但文字尚完整,残碑高1.4米,宽0.9米,厚0.3米,1997年政府拨款修复。碑文记
述清末民初英国传教士柏格理从云南昭通到贵州威宁石门坎传教、创造苗文及办学的情况。
附:苗文溯源碑汉译全文
苗族的情况刻在石上。苗族的老习惯丧失了。如像其他民族没有进化以前一样,没有地
方,受彝官家的统治,向彝官家交给很多租谷,子孙后代又非常害怕汉人。苗族蒙昧无知,又
非常穷困,又有不好的风俗习惯:敬鬼神、酗酒等。别的民族歧视笑话我们,我们却不知害羞
和进步。幸亏上帝派他的传教士来到我们地方,指明我们要走的道路。我们苗族实实际际是中
国的一个古老民族,祖先们长期住在中原地方,祖先们有歌唱道:“我们从什么地方来?到什
么地方去?我们变成了野人,住在高山上和森林里,国家、政府没有谁关心我们。”直到1903
年,听说安顺有传教士在那里传教,有的人就到那里去,传教士说:“你们来得很远,很诚
心,你们就去昭通找柏格理吧,他能帮助你们。”这些人回来了。不久有两个苗族同胞到了昭
通。柏格理非常高兴,他说:“你们两个回去,传信给苗寨,欢迎他们来。”苗族各寨听到消
息后,互相邀约去到昭通。礼拜堂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于是柏格理带了汉族教师李斯提反,及
苗族老人王道光、杨雅各来到苗族地方,寻找修建礼拜堂的地点。最后找到了石门坎,修了教
堂,办了学校。从此我们苗族开始读书。但我们四千年一直没有文字,学汉字又非常困难。幸
亏柏格理、李斯提反和苗族老人张约翰创造了苗文给我们学。我们苗族有了文字,学校的学生
一天比一天多,房子容纳不下。柏格理看到我们苗族很困难,修不起大学校,1908年他返回英
国,在英国各教会讲述苗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劝各教会资助苗族办大学校。有个叫阿斯多的英
国老人施了慈爱之心,捐了两千两银子(残缺)。
我们在这里歌颂几句:
荆棘的天地谁可怜我们?砍掉荆棘,丢得老远。感谢上帝拯救他的人民,派柏格理来我们地
方传教,我们有书读,我们有了好名声。我们从此精神愉快,心灵纯洁,战胜了黑暗。我们要
经常歌唱,永远记住,记住柏格理的献身精神。(翻译杨宗德)
一九一六年八月十日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