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9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规,勿得违犯。不遵者,或理讲法制,或伏礼赔还,或送官禀报。务必同心协力,以免奸风日
腾,仁里复兴矣! 第四面,署贵州大定府黔西州正堂、州卫堂示。大清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冬
月吉旦立。
黔西王三善碑 立于内庄。明天启三年(1623),右佥都御使王三善领兵平“奢安之
变”,战死于黔西内庄,朝廷追赠兵部尚书。清咸丰辛亥年(1851),贵州兵备道黄宅中等立
王三善神道碑以资旌表。
附:碑文
明赠兵部尚书、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永城王公讳三善大人神道中丞河南永城人也,天启
进士,由太常卿巡抚贵州,时值水西安邦彦之变,公屡战克捷。三年冬,率马炯等三大元帅兵
四万,深入大定。贼匿箐洞,无何粮运不济乃还师。贼暗从间道邀其归路,至内庄兵溃,公殉节
焉。事闻,赠兵部尚书,祀忠烈祠,距今二百余年矣。唯史册无稽而遗迹渐远,则将来之建树既
零,荩诚之碧血空化,斯亦守土者之责也。爰谘之士人,得诸从冢,因墓表而志之,就内庄地刱
(创)构新祠以祀公。详其始末,铭诸石并刊碑以表神道,度节烈所著之区,昭美不朽云。
权贵州兵备道前知大定府事河曲黄宅中前知黔西州事襄城黄斯崇署理大定府知府曹兴仁署
理黔西州事渝州何珽(下略)
咸丰辛亥年秋月立
黔西修月城水池碑 原立于西门城墙炮台脚新水井(今黔西三小右侧),1956年修黔西县
看守所,拆墙毁井,将碑移入看守所内。碑高0.7米,宽1.9米,厚0.2米,青石质地。碑文30行,
每行12字,行书,阴刻。记载了清咸丰四年(1854),黔北暴发各族农民起义,以杨隆喜为首
的起义军在黔西安底(今属金沙县)“在缘人”(即黄白号军)首领王三痄疤义军的配合下,
攻打黔西,将前来镇压的贵西道台福连及其率领的500清兵围困在城内48天,以及引水入城、修
建月城水池的经过。
附:碑文
咸丰甲寅之秋,逆贼杨隆洗作乱。我州乃有本地土匪王三痄疤造逆,竟往遵邑勾贼数千,
又结伙人数万,攻围黔城四十八天之久。道宪福来此坐镇,始保全一州之大幸也。第城中仅有
双龙一井汲,时有局董李朝选等,曾具禀于东城外设法引水入城。不过乃急需,似非为久安之
计。至乙卯年六月,将贼剿灭殆尽,道宪谕令,善后事,必宜先以开水增修城垣□。而州侯葛
公调省协办军务,来牧是邦,亦遵此谕。是以会同崔公并召公局董事等出郊相流泉,于城西之
郭家湾,踩得河水兼进城垣,足掘一池,修建月城而其势乃固。于是卜吉兴工,米公丁艰卸
篆,双公蒞任亲阅,谕月城添建敌楼,以御外寇,开□□便内汲。□数月而城池告成。道宪福
公厥始,葛公厥中,双公克成厥终。然开池之地,石岩尽高阜,掘一池,石岩石缝显然水道在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