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10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问之则曰:“奉师长命不敢违。”于是讴歌四野,无不感其饥溺痌瘝之诚,故半年来军民水
              乳,方之往古,直无异党国叔子,此邦人父老感怀大德,自愧报乏涓埃!特议刻贞珉,并群起

              而为之颂曰:衡山之英,洞庭之灵,大气磅礴,秀钟醴陵。诞降师长,厥姓为陈,子良其字,
              明仁其名。头角崭露,投笔请缨,力试诸艰,揽辔沉清。会师抗战,猷树奇勋,躬冒矢石,收

              复南宁。移节水西,经武整军,卧薪尝胆,轸念人民。摘奸发伏,害马潜行,禁烟缉赌,风俗
              以纯。行新生活,夜寐夙兴,勃勃朝气,习惯养成。运煤出售,物价是平,派队协助,及时春

              耕。欢声雷动,髓洽肌沦,方之东里,足称惠民。用勒诸石,纪念永存。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吉日黔西县全体民众公立



                   丁氏封山碑 位于毕节县朱昌镇宋伍陈家营。四棱碑,高1.56米,宽0.32米,厚0.37米,碑
              帽已毁,碑四面均刻文字,楷书阴刻竖书。其一为:“合族封山”四字,每字0.2米见方;其二

              为序言;其三为家谱序列;其四为封山地界及功德人员出资情况。附序言:
                   碑者记事立石所计久远也。故述先人德善后世章程必寄之焉。宋欧阳文忠公作陇岗阡表,
              先世之德善勒于碑阴。后之人仿而行之,多有尊先善后亦寄于碑阳者。我丁氏系出姜太公分封

              于丁,以邑为氏,原籍南京应天府嗣,因兵燹转徙,宋谱遗失,不能备考。自七世祖讳贵吾公
              由川来黔,定居毕阳卫头屯,传公世祖讳□贤公。六世祖传五世祖讳文灿公,俱各一入先绪之

              不□□一线耳。赖天佑其□,□祖创世于毕阳宋伍,宣祖、宏祖、宽祖三人遂延而繁衍盈昌。
              至伯祖建伦□,建等得先人之□授,□□□□□□□□已计排行尚未记载,今族大又繁,非踵

              而修之其能得保勿失序。□□□□闱九世孙世钰得领乡荐,立志□□文,合族人将排行字祗勒
              石于灿祖公之墓侧,实以计久远也,是为序。

                                                                   民国二年岁在癸丑仲春月廿三日合族议立


                                                  四 彝文碑刻摩崖



                   大方济火纪功碑 立碑年代待考。原立于大方县响水乡柯家桥,现存大方奢香博物馆。济

              火,亦名妥阿哲,彝族六祖默部25世孙系蜀汉建兴时南中彝族默部君长。据《三国志》载:
              “建兴三年,丞相诸葛亮南征,济火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命世为罗甸君长。”《西南彝
              志》载:“妥阿哲之世,孔明先生来临,出兵南征,大破蛮王。祖先妥阿哲率军随蜀汉王,背

              军粮给他们吃,紧紧跟随,征服南蛮。汉皇说,妥阿哲为人真是位忠臣,爵禄和顶子给予妥
              阿哲。”济火为西南彝族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清代曾入乡贤祠祭祀。济火纪功碑高55厘

              米,宽60厘米,砂石。左上角损毁,残存彝文174字,经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为汉文。


              附:《济火纪功碑》译文:

                   □□世间□□□祭祖场□□心令修□□鞭马骑□□□居于显贵地位,握有大权。用楚吐城
              制的名帛,祭奠祖宗,而后进占了四十六个山庄。按卧龙先生的谋略,要联合阿勿纳的后裔,



            303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