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93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崖依山,顺势蜿蜒而行,路面毛石铺就,石梯数以百计,为明初进入水西要道,宣德年间曾兴
工葺补,距今500余年。古道旁立石碑一通,赞水西胜景、记葺补古道情由。
附:碑文
尝观名山大川,录之图径,书以典籍,宇内旷达之士皆欲趋之。茅乡茨壤,几无问津。同
寓乾坤,华夷皆然,岂秀气尽属华区而夷壤岂无一山一壑夺毓华丽者乎?非关造化之区华夷,实
人心人贵华而贱夷耳。水西,古鬼方属国,三代亦常与会,秦汉始归国版。然叛服无常,虽有
奇观胜景,未得大人先生之鉴,以致淹没无闻。我明建藩六十余年,实太祖所缔造。累朝之所
覆育,迄今周甲聊余,类皆观文成化,列之雄藩。农歌畎亩,士乐诗书,彬彬然与中土何异?
洱水原为别子河,出布朗山,浩瀚烟波,一泻百里,与诞江合流,为犍之为内河。延岸奇峰秀
岭,有胜于中州;两壁之古木延瀑,何殊于山峡。原有古道,茅茨不减。顺德夫人之通九驿,
开山通道,征危岩,伏洪流,辟此为入黔之道,然基工有怠,途址渐圮。故兴工葺补,原基稍
扩,并建对河雄关,既可通商贾之利,亦可免盗贼之忧。逾五月而工竣,泐石为记。
威宁二铺疆界碑 位于盐仓镇二铺境内,共二通:一通立于二铺南,一通立于二铺东北,
相距约8千米,均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乌撒卫巡捕指挥使陈于前所立。二铺东北境,明、
清两代属于四铺,立于此地,乃四铺疆界碑,当地俗称弯腰碑。碑长2.03米,宽0.95米,厚0.15
米,圆首,阴刻楷书“疆界碑”3字。此二碑非铺与铺界碑,实为明乌撒卫与乌撒府之疆界碑。
明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初七日,置乌撒卫,领左、右、中、前、后5个守御千户所,隶贵州
都司。同年三月初十日,置乌撒府,隶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正月二十五日,改隶四川
布政司。碑文中所刊左所、中所、二铺、十里铺、火烧铺、泉水铺、幺站等,均为乌撒卫管辖
地。彝族土目白菲伍约、伍镯沙都所领地,则属乌撒府管辖。
附:二铺疆界碑碑文
疆界碑
(一)
巡捕指挥使陈于前京河隆张伦岳聪石梯子止,又自起至本卫管下在城铺、二铺,司、李二
官地界。左至地名老位水泉止,起至本卫管下左、中所,百户剑英,辛俸军屯,屯头李保、田
大,保长李冲。乌撒卫管下十里铺,管铺百户王国闰,铺司冯恩忠,保长王见、唐仲仁、孙大
良。右至地名倒象坡上,起至乌撒府管下夷民头目百菲伍约地石口子止,又起至本卫管下左
所、腰站止,百户王禄军屯,保长马俸,屯头申白脸地界。
嘉靖四十四年二月吉日立
(二)
巡捕指挥使陈于前本卫管下十里铺止,铺司冯恩忠、保长唐仲仁兄地界。左至地名石口子
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