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1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八节 民族民间服饰艺术





                                                     一 苗族服饰



                   大方县苗族服装色调较浅,蜡染工艺较精。女装袖大领宽,前襟无扣,左右前襟交叉过腋
              缠在后腰。袖与肩上有蜡染的花瓣图案及红、白、蓝、紫三角形布料组成的方块图案。下装
              为白褶裙,裙腰为6~7寸宽白布,裙身绘有螺蛳、虎脚、雀眼、蝴蝶等精美图案,两条红布横

              跨,红布条上下有黄绿色细小布料镶嵌于图案间。已嫁女子在裙下端加青布一段。男子头缠帕
              子,穿对襟衣或右衽长衫,肩绣几何图案,镶寸许宽青布,后臂吊若干线花球须,有的在外装

              套上披挂或披肩。
                   黔西县苗族服饰以女装式样最多,一县之中的服饰也有差异,其共同特点是盘髻插簪,穿
              绣花衣,着百褶裙,戴银首饰。衣裙长短、色彩丰简、花纹风格、绣花部位、银饰种类及发髻

              形状各有不同。化屋苗族,成年妇女拢发盘于头,用黑毛线或假发挽圈斜套,绾花木梳。少女
              侧梳两根发辫,上衣齐腰,青布底,对开襟,以花边镶方背心,沿边用蜡染或刺绣花纹图案。

              下系宽褶裙多件,裙腰加青色水脚,上有花纹。耳坠银环,颈戴银项圈,手戴银或玉手镯,白
              布绑腿。男子蓄发包头帕,着长青衫,大袖无领,宽裤脚,冬天缠裹腿。

                   金沙县石场、清池、安底等乡镇从川南迁徙入境的苗族,多穿蓝色,男着长衫,系腰带,
              头帕蓝、白色。女上着蓝短衣,下着多褶蓝麻布花裙,裙身多蜡染3条蓝底白花图案,裙边有刺

              绣或蜡染花边图案,裙脚围长2丈;领、飘带、围腰亦有刺绣图案;头包白布长帕,前面交叉
              成人字形。岩孔、沙土等乡镇入境最早的苗族,着白色服装。男子多着白短衣,青布裤,头包
              白布帕;女子多上着白衣,下着白色饰青色图案多褶裙,头包白布长帕。城关、安洛、禹谟等

              乡镇的苗族,男子一般穿蓝麻布长衫,系蓝或青腰带,女子所穿衣裙,均有色彩斑斓的花色图
              案。新化、化觉等乡镇的部分苗族,则以穿青色为主,蓝色为辅。男子穿青或蓝色麻布长衫,

              头包青或蓝色布帕;女子穿青或蓝布短上衣,系长裙,桶裙无花色图案。
                   织金县苗族服饰,以女装为标志,分5种服饰。第一种又分4种。一为女子头发后梳,结田
              螺发髻于脑后偏左,以花漆木梳固定。上衣大领、斜襟、右衽均无扣,于右襟钉线绊拴结,有

              青底白花蜡染图案。裙青色,上半部全为蜡染,下半部则仅镶一条花栏杆。二为已婚女子头
              发加入青丝线,合梳盘绕于头,以小木梳固定,形如锅圈。衣裙多青色,衣为大领对襟无扣短

              衣,领、襟、肩、后摆、袖各部位均有色泽鲜艳刺绣;裙为大褶长裙,上半部有红、白、蓝刺
              绣3环,环间镶花边。下半部为青色,裙脚镶花边。三为已婚女子发右梳,发髻压右耳。衣裙青

              色,衣分内外,内为高领对襟密扣短衣,外为蜡染大领对襟无扣短衣。裙长,上半部有白花蜡
              染图案3环,下半部纯青,裙脚不镶边。前系蜡染方围腰。四为妇女以红线缠头为圈状,衣为
              斜襟,右衽青底白花衣,裙为长花褶裙,系吊牌长围腰。第二种服饰,妇女向后梳发加入青丝



            325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