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2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刘克利的菊花、臧善耕的蝴蝶、杨承龙的山水,异彩纷呈。吸收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优秀图
案。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制作一对高2米、直径1米的大花瓶和参加全国工艺美术
展览的部分产品,纹样应用少数民族工艺图案,国家轻工部工艺美术公司认定“大方漆器独
树一帜,形成贵州风格”。
3.品种。大方漆器,至民国年间,计有皮箱、皮盘、葫芦、棒盒、传盒、烟盒、茶瓶、
茶船、匾对、马匙、筷子11类50多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色品种增加。新增茶
点瓜盒、花瓶、挂屏、金猴托壶、拷红镜盘、孔雀开屏屏风、刘海金蟾盒、倒口瓶,至20世
纪60年代后期,花色品种达200余种。80年代以来,蚌壳盒、鸳鸯盒、鲤鱼盒、盘桃盒、梅
花盒、竹节盒、荷叶盘等动植物造型品种增多,新增东洋瓶、圆坛绣瓶、家具和名特产品包
装盒品种。至1990年,花色品种达400多种。1982年,制作直径2.5米的五彩嵌花遵义会议镜
盘、台花茶几、赤宝砂沙发送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陈列。1990年,生产玉屏箫笛筒盒204
个;1991年,生产茅台酒盒8079个,围棋内盒5939个。漆画制作采用采绘、镶嵌、雕刻、罩
堆工艺制作,具有版画的朴素、油画的厚重,水墨画的清逸和浮雕的立体感。1986年5月,
全国漆画展评会上,大方漆画《龙宫奇观》《乡间小路》《石头寨》分别获工艺奖、创作奖;
《新娘》被列为珍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大方漆器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俄罗斯、波
兰、捷克、瑞士、比利时、芬兰、美国、意大利、新加坡,享誉中外。
织金石砚 织金县盛产大理石,矿点主要分布于县城周围。城东隅古佛山系大理石山,樱
桃洞系大理石溶洞。三甲至大戛,绵亘10多千米,均系大理石山。品种有晶墨玉、残雪、汉白
玉、小桃红、雪花石、玉龙甲、鳝玉、辉绿岩、松花黄,尤以晶墨玉、残雪堪称佳品。贵州
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织金大理石(晶墨玉)踏查情况》鉴定:“织金大理石(晶墨玉)质地
细腻,颜色均一,打磨抛光后色黑似漆,光亮如镜,可照眼眉,为国内外所产晶墨玉最优品
种。”在国际上,定为晶墨玉79号。织金石砚采用晶墨玉大理石雕刻而成,其性能具有“水石
殊质,浑金璞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优点,出水不耗,历寒不冰,哈气可研,经久不
涸,为文房四宝之珍品。织金石砚工艺精巧,造型精美,绘神绘形,艺人根据石质坯件及花纹
色泽的不同,因材造型。传统的空花葡萄、明月梅花造型,系清光绪年间艺人黄乾昌所创,流
传至今,俗称空花石砚。至今,织金石砚已有双龙抢宝、双凤朝阳、喜鹊含梅、蜻蜓点水、青
蛙跃水、白鹤青松、池塘浴牛、犀牛望月等10余种造型。其刀法有雕、镂、刻、磨、锉、凿,
技艺精湛。织金石砚有盒盖,雕诗词、人物、山水、花鸟、浮雕或镂空雕龙凤图案,配以珍
贵木料制成的砚座,更显华贵。织金石砚于元、明代即作为贡品供奉皇室或翰林院使用,清
廷还以之作为礼品赠送邻国。民国2年(1913),在贵州省工艺展览会上,获特级奖;民国28
年(1939)在全国工艺器展览会上,获金质奖;民国32年(1943)参加全国艺术品展览获二级
奖,是年产砚1.45万块,民国33年(1944)产砚1.55万块,民国37年(1948)产砚约3万块。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织金石砚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奖。1970年,国务院总理周恩
来在会见日本友人时,将织金石砚作为礼品赠送客人。织金石砚除在国内市场备受珍爱外,还
远销东南亚、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