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17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线,于头上弯月形木梳中部结髻,梳齿上指,略微前倾,形如长角。服饰有便装盛装之分。便
            装为白短衣、白褶裙,裙长及膝,缠白色绑腿;盛装为蜡染花短衣,花褶裙,花披肩,裙上镶

            6环色彩鲜艳栏杆,披肩上吊3环彩色绒球。第三种服饰,妇女头饰以梳齿向上大木梳置头上,
            以大量青丝线掺入头发,作横8字形缠绕于木梳上,挽成宽过两肩的大横发髻,再以纯白丝线架

            十字7个将发髻固定。花衣花裙,上衣为大领对襟短衣,两襟有对称的6环蜡染或刺绣图案,后
            背一幅长及裙脚,以3种不同图案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裙子上面三分之一部分为浅蓝底白花蜡

            染图案,其下三分之二部分以青色为底,加镶红白或红黄相间的7环栏杆及裙脚,系花围腰,扎
            毡裹脚,束彩色带。第四种服饰,男女衣着白色,女便装上着白色对襟短衣,下着白色褶裙,
            镶红、白、黄相间通幅线条数环。盛装加大花披肩,两肩及后背共3幅,垂吊红、白、黄3色绒

            球。穿着时以白腰带将背幅束住,两肩如披短袍,背幅外连挂一块十字花纹图案背牌。第五种
            服饰,妇女头饰以宽3寸长数丈的青布帕缠绕头上,形如筛盘,名“多戛帕”。帕外边叠绕刺

            绣花边,下沿等距离排20节寸许长绒线,缀20个垂领绒球。上穿蓝布花短衣,绣十字花、杉树
            巅、旗子块、粉团花等图案。下穿青布细褶裙,裙身下部四分之三处绣一环云勾或棱形连环套
            花纹图案,裙脚镶白、黑、黄、红、蓝5色布条,腰系比裙长的花布围腰。

                 威宁县苗族服饰分礼服和便服。礼服为花衣,由披肩、吊块、袖子、内衬、肩带、系腰组
            成,颜色以红、白、青为主,花衣的披肩用白麻线和青、红羊毛挑花刺绣,图案有虎背花、孔

            雀花、蕨草花。男女礼服披肩花纹相同。裙分漂白花布裙、麻花布裙、麻花格裙、麻布靛染花
            格裙、麻布靛染裙、白麻布裙。以漂白花裙为精致,由裙基、裙身、裙脚组成。

                 毕节县中南部苗族,妇女戴牛角形木梳,长度2尺许。上着大襟小领无扣白麻布长衫,下穿
            百褶长裙。东北部苗族,女子用红头绳,掺入发内绾于头上,裙长过膝。女子衣裙,有盛装、

            便装之别,盛装做工精细,刺绣花饰图案精美。


                                             二 彝族、布依族服饰



                 彝族服饰 威宁县彝族男性上穿对襟短衣,外加无袖短褂,下缘一周转包,俗称褡褡;下

            着八幅大裙裤,又称灯笼裤。女性上着短衣,领口、袖口、肩部、胸部镶嵌或刺绣花纹图案,
            下着三接头或五接头白褶长裙。毕节县彝族妇女着长袍,于衣领、袖口、襟边、下摆、裤脚处
            绣云彩花、游纱花、吊吊花、八角花、六耳结、连环扣及必力妥罗花纹图案。黔西县彝族,老

            人衣着少有花纹图案。青壮年妇女着青蓝色长袍,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和裤脚镶嵌或绣花
            纹组合图案,系绣花围腰,鞋子刺绣图案多为鹰头形。逢年过节或探亲访友,佩戴银饰耳环、

            手镯。儿童不分男女均着长衫、长裤,男童装无花纹,女童装在领口、袖口、襟边、下摆绣以
            花纹图案或镶嵌花边。童帽、背扇多绣太极、八卦、虎头、花鸟、蜂蝶图案。彝族现多穿时兴

            服装。民族传统服饰多在节日或喜庆日穿着。
                 布依族服饰 大方县布依族服饰,男子穿大襟或对襟短衣、长裤,包蓝色或白色头帕。妇
            女穿大襟短衣、长裤,袖口、盘肩、裤脚镶花边。腰系黑色绣花短围裙,服饰淡雅素净。黔西



                                                                                                           325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