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19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苗族刺绣,多以刺藜花、杜鹃花、
            山楂果、桃花、李花、蝴蝶、喜鹊

            组成图案,其传统针法有平插、欠
            插、挑针、数纱、穿针。

                 挑花 以布作底,分素花和
            彩色挑花两种。针法有十字针、

            长短针。十字针法以规则的若干
            小十字构成基本线条和块面,组
            合成各种图案。长短针法横向或

            斜向架线,构成图案。花纹多为
            几何图形,亦有动、植物图案。
                                                            织金县官寨乡小妥倮苗族十字绣古典老藏品


                                                  二 漆器、石砚



                 大方漆器 (详见本篇第一章第八节二目)1.生产历程。 古代,大方民间即用以涂髹皮
            胄、马鞍、箭筒,进而以水牛皮为胎坯,用色调漆涂髹,制成茶、酒革器。明洪武年间,皮胎

            漆器制作工艺发展,胎料用牛马羊皮,灰地、漆地工艺更为完善。装饰有镂嵌填漆等技法,增
            加异禽怪兽纹样,器形品种增加,并有木胎制品。清代,技术提高。清康熙年间《黔书·革器

            说》记大定漆器有“雕虫镂卉,运斤成风”的绘饰文采。《乾隆通志》云:“黔之革器以大
            定为最佳”。大定皮胎漆器以其特色而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甘肃填彩、四川推光雕漆、

            福州脱胎漆齐名,并独创深浅变化自然、淡雅含蓄、古朴别致艺术风格的隐纹装饰技法。清道
            光年间,大定城内漆器家庭作坊遍及大街小巷,从业者800余人,有漆半城之称。道光六年
            (1826),漆器朝珠盒、朝帽盒、凤冠霞帔盒、满汉全席全堂餐具、皮胎描金葫芦被选为入

            朝贡品,其中皮胎朱地描金葫芦中竖开启为两半,内装杯、盘、碗、筷,制作精巧,彩绘煌
            煌,作为精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民国4年(1915),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博览会上,大定漆

            器与扬州漆器双双获奖。民国27年(1938),漆器艺人孙伯卿的工场“宝光斋”制作的皮胎
            漆葫芦获国民政府实业部奖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大定漆器生产逐渐衰落,从业人
            员40余人,不及清道光年间十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扶植和发展漆器生

            产。1988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到大方漆器厂视察,为大方漆器作“发扬有民族风
            韵绚丽多彩的工艺传统”题词。

                 2.生产工艺。大方漆器生产,有制漆、胎坯、灰地、漆地、装饰5大工艺近50道工序。
            制漆,有制作朱色、黄色及赤、蓝、绿、紫各种深色漆和浅色漆的技艺。胎坯,有皮胎、脱

            胎、木胎、半纸皮胎、纸胎。皮胎独具特色,装饰分为髹饰、纹饰。髹饰有赤宝砂、台花、
            印锦、描金、五彩嵌花、平涂彩绘、黄隐纹等17种技艺;纹饰,有花卉、山水、人物、鸟、
            兽、虫、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画艺提高,绘画艺人夏德鑫的金龙、昊世忠的牡丹、



                                                                                                           325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