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0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歌》。娘舅祝福孝家的歌。(8)《说冷话歌》。毕节一带,唱死者苦难身世的歌。(9)《献
              牲歌》。杀牛祭祀歌。(10)《苏郎苏噜》。织金吹聋一带,为淡化悲伤之情而唱的笑话歌。

                   4.叙事歌。在婚、丧事及节日吉庆场合,唱天地产生、万物起源、先祖迁徙、神话传说及
              民间生活故事,用以训世娱人的歌,代表曲目有《苗族古歌》《创造天地万物歌》《迁徙歌》

              《安品与满奏》《白佳与谷绕妮薄》。
                   5.巫事歌。在驱鬼去邪及叫魂活动中由巫师演唱的歌。黔西县化屋、织金县龙场等地流行的

              《芝麻歌》最具代表性。
                   6.儿童歌曲。苗族儿童闲暇自娱而唱的歌及大人哄娃娃睡觉的歌,有黔西化屋一带的《小鸡
              不够我杀》和赫章、纳雍一带的《阿噜愣》。

                   7.其他歌曲。(1)节庆歌。立房、做生、乔迁之日迎客、宴请和宾主相互祝颂、送客的歌
              曲。(2)呻。为抒发某种情感,自言自语地独唱的歌曲。其中有“呻动呻朵”为思念外出丈夫

              的歌;“呻闹呻打”为思念已故亲人的歌;“呻动呻衬”为背着娃娃做活,使之安静不哭啼的
              歌。(3)反映过去悲惨生活的歌曲。威宁有《逃荒躲难歌》《当夫役歌》,赫章县有《肯拢拨
              朵造反歌》,黔西县有《劳苦歌》。(4) 狩猎歌。反映狩猎生活的歌曲。(5)新民歌。反映

              新社会山乡巨变、人民生活幸福的歌曲。
                   乐舞曲 用芦笙伴奏或用芦笙自吹自舞的芦笙乐舞曲和用笙、鼓配合伴奏的笙鼓乐舞曲。

              芦笙乐舞,在情场和喜庆场合表演。情场芦笙乐舞曲有:《指仍》,抬花树绕圈舞曲:《登
              充》,栽花树舞曲:《枯充》,放倒花树舞曲:《商充目阶》,送还花树舞曲:《嘎技簸》,

              花场舞曲:《哽阿施》,情谊舞曲:《拿肯劳忝》,端阳欢跳舞曲:《嘎机硬》,男女社交、
              自娱的舞蹈曲,在赫章县毛姑、四方井、平乡流行;《隆咕波》,花场舞曲,在织金县龙场、

              化起流行,其中分为祝花、朋友来相会、赛跳、歇谱;《哽梭充》,花场舞,在织金县龙场、
              城关、八步和黔西县化屋流行,其中有《跳花舞曲》《叙相交押舞曲》《唤回舞曲》《比赛舞
              曲》。喜庆芦笙乐舞曲有:《哩鸠忝》,敬酒舞曲(婚场中群舞),在赫章县恒底、可乐、财

              神流行;《哽充》,闹新房舞曲,在金沙县、黔西县流行;《哽兜》,喜庆竞技舞曲,在织金
              县箐脚、大平、支东流行;《够戛底戛且》,大迁徙舞曲;《嘎几夺咖》,迁徙舞曲。笙鼓乐

              舞曲专用于丧祭场合,各地常见《哽朗略》《格腮垛》《哽咋机嗒》。
                   器乐曲 苗族器乐曲,依其曲子的载体而存在。各种乐器,又因其表现特色及在苗族人民
              生活中的社会功能而区别。

                   1.芦笙。苗语称哽、格、梗、母、盖。其曲分为:(1)情场芦笙曲,苗语称哽呻,或隔
              榜。花坡场上有《指充》《商充》。恋爱活动中,有《求爱曲》《相爱曲》《相约曲》《进寨

              曲》《呼唤曲》《邀约曲》《串寨曲》。(2)婚事芦笙曲,苗语称哽充。接亲人出门吹《接
              亲曲》,沿途吹《行路曲》,到达女家吹《进门曲》,晚上交礼吹《交礼曲》,次日有《送

              亲曲》《喜事曲》,到达男家有《迎亲曲》《进门曲》。(3)丧事芦笙曲,苗语称哽则或隔
              担。老人去世时,即吹《断魂曲》《穿衣曲》《接鼓曲》《绕转曲》《进门曲》《吊鼓曲》,
              晚上开路仪式上有《开路曲》,悼念活动时有《诉苦情曲》,悼念结束有《安慰曲》,出殡后



            324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