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带。计有墓葬800余座,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1990年8月,贵州省博物馆发现。1991年清理150
              余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用当地产的石板砌盖。出土文物有陶碗、“弘治通宝”钱等,应

              为明朝墓葬。如此大片密集的石板墓不仅在省内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亦属罕见,为研究古代民
              族分布、迁徙及丧葬风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纳雍岩脚寨墓群 位于水东乡箱子岩脚寨内,明代石棺墓群。外露石棺10座,大的长1.97
              米,宽0.4米,高0.42米,小的长1.07米,宽0.25米,高0.38米。其中,水东至箱子公路坎上外露

              单室墓一座,坐南向北。在村委会东南侧的一座石棺内发现土壶一把,在岩脚寨一石棺内发现2
              只土碗。从造型和质地上看:土碗属明代产物,土壶属宋代产物。



                                                   四 历史人物墓



                   黔西烈姬冢 又叫奢节墓。 位于城区水西公园内,墓前雕刻石联为“欲铸红颜成黑铁,独
              留青冢向黄昏”。墓碑和石联毁于民国时期。奢节,乃元初水西总管府总管阿里之妻,后摄总
              管府政事。大德五年(1301)元廷出兵远征“八百媳妇”(民族名),向水西苛派马匹钱粮。

              时水东土官宋隆济反元,奢节起兵响应,在今黔西城关、龙家箐、马蹄关一带与元兵大战,屡
              战获胜,声威远震。六年(1302)冬,与元兵战于墨特川(今赫章县城关前河),因寡不敌众

              败走。七年(1303)1月,奢节被擒,在乌撒被戮。奢节死后,水西兵民按照族规将其尸体火
              化,骨灰撒在附近的松山之上,将其衣冠背回黔西,葬于东山之麓,并立石碑,以志不朽。黔

              西县政府出资兴建三碑四柱五楼式石刻墓祭奠。
                   大方奢香墓 位于城区云龙山麓乌龙坡头洗马塘畔。奢香,明代贵州彝族女政治家。明洪

              武十四年(1381),奢香夫霭翠病逝,奢香代袭贵州宣慰使职。履职间,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
              统一,修筑道路,“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堂诸境”,立“龙场九驿”,
              沟通贵州与滇、蜀、湘、桂的交通;兴办宣慰司学,奖励耕织,促进水西地区的开发,功勋卓

              著。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奢香病故,太祖朱元璋加谥为

              “顺德夫人”,并赐朝衣锦帛,
              遣使参加葬礼。墓葬按明代正
              三品规模营造外,又以彝俗兼

              造,占地约2万平方米。清康熙
              初年,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奢

              香墓及其附属设施毁于兵乱。道
              光十三年(1833),奢香后裔安

              淦辛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十八
              年(1838)获准,由大定知府王
              绪昆与黔西知州吴嵩梁主持将                                                大方奢香墓



            296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