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3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攻。红军撤离川滇黔边苏区时,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在此渡河不幸溺水牺牲。古道现存青
            石道长约2千米。

                 毕节层台古道 位于毕节县层台镇所在地,筑于秦、汉,为古夜郎道。明初建层台卫,始
            有此名,卫城又名官厢城。北经斯梨堡、太极、阿落密(今亮岩)、清水铺、南关,渡赤虺河

            (今赤水河)去四川永宁(今叙永);南经小吉场、八堡至水西、比喇(今织金)、普定至安
            顺;东经瓢儿井、普宜、龙场、清池、打鼓新场、遵义、桐梓至四川合江(古筰关);西经木

            樨关、倮倮桥、海子街、威镇乡(今观音桥)、毕节(古平夷)、七星关、乌撒、可渡河至云
            南宣威。
                 毕节鸡鸣三省川盐古道 位于毕节县林口镇鸡鸣三省村观音岩崖壁间。明代从石崖间凿

            出,长约3千米,宽1米至2米不等,是明、清四川永岸川盐流入黔西北、滇东北的主要通道之
            一。北渡赤水上游起点三岔河古渡口后,接四川水潦,经摩尼、麻城去永宁(今叙永),南至

            林口、燕子口、孙家铺、海子街至毕节。
                 赫章鹦哥嘴古道 位于水塘乡水槽村鹦哥嘴。筑于明洪武年间,为毛石砌筑,长约3~4千
            米,宽约1.2米。

                 威宁六洞桥长堤 位于草海镇鸭子塘西。长堤由六洞桥和烟柳堤组成,均为料石所筑,年
            代各异。为草海名胜之一,人称“六桥烟柳堤”。桥为圈拱石桥,跨大中河,长17米,宽4.5

            米,单孔净跨3.6米,矢高2.2米,是威宁至云南宣威的公路桥。
                 威宁四辅古驿道 位于盐仓镇境内。青石铺砌,“五尺道”残存,长约10千米。今人马仍

            行其上。
                 威宁营洪古驿道 位于黑泥西南观音岩至可渡河边之旧城街。以青石铺砌,“五尺道”残

            存,长约3千米。为古代川滇必经孔道。
                 大方猪大坡古道 位于城北,筑于明初,青石铺墁。南达慕俄格城堡,北接阁雅驿,现存
            长约2千米,宽1.5米至2米。为县城经毕节普宜入四川叙永之盐道一段。

                 大方西河古道 位于黄泥塘镇西河东北,筑于明代,青石铺墁。现存长约2千米,宽1~4
            米。北接甘棠古道。

                 大方金鸡驿道 位于化苗金鸡东,筑于明代,青石铺墁。西北接阁雅驿,东南接水西驿,
            现存长约2000米,宽1米,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奢香主持修筑的九驿之一。
                 大方银祥盐道 位于凤山乡白鸡银祥,始筑于清代,青石铺墁,为大方通往遵义的古道之

            一段。现存路段长100余米,宽0.6~2米。
                 大方兰花山驿道 位于马场镇马场、桥上老塘,是明代水西通往水城要道之一段,青石铺

            墁。全长3千米左右,宽1~2米,东北接千岁衢,西南至纳雍,东南至织金,西北至毕节。
                 大方崔苏坝盐道 位于星宿乡龙山中寨。筑于清道光年间,南北走向,青石铺墁,现存长

            约500米,宽1~1.5米。
                 大方松树盐道 位于星宿乡松树,始筑于清代,青石铺筑。现存长约1千米,宽1~2米。
                 大方石丫口盐道 位于果瓦乡上寨之中寨。筑于清道光年间,西北—东南向,黄沙石铺



                                                                                                           296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