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及各位人物16人,其中1人跪拜受封,为薛开泰接受先锋印。另有双狮拱卫、花草虫鸟图案。碑
上镌双联两副,明间一副为“一本万殊,原由山陕发;五王八俊,将复川黔来”,次间一副为
“血战功酬表辟地,紫诰侯封申闻天”。右碑镌阴刻直书《重修始祖墓志铭》。
毕节糜子义合葬墓 位于毕节县观音桥办事处五里坪村西杉林大水沟,建于明初,封土
石围,呈竖长形。糜子义:诰授昭武将军,原籍句容来苏(今南京行香乡)。明洪武十四年
(1381),随颍川侯傅友德南征,以军功授指挥职。墓宽4.7米,长9米。四柱三碑,碑通高2.2
米,宽2.1米。
黔西王三善墓 位于锦星乡白泥村。封土已被扰乱,现状为自然耕地土坎。王三善,字鼓
佰,河南永城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天启三年累迁太常寺少卿,擢右佥都御使,巡抚贵州。天
启四年(1624)领兵平“安奢之变”(也称“安奢之役”)。从大方回师东还至内庄(今白泥
村),遭安(邦彦)军伏击,与其将领47人被斩于铧口山下,葬于白泥刘家屋基后侧。崇祯元
年(1628),被明廷追赠为兵部尚书,世荫锦衣卫佥事,后又加赠太子少保。
织金安邦彦墓 位于官寨乡青山凉水井。始建于清代,土封石围,呈圆丘形。坐西向东,
高1.5米,底径3.5米。墓前立有青石质墓碑,高1.6米,宽0.6米,厚0.18米。为其后人补立于光绪
二十八年(1902)。安邦彦(?~1629),织金那威(今织金官寨)人,明朝末年著名的水西彝
族土司。天启二年(1622)二月,安邦彦起兵响应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明,自称“罗甸大
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明起义,其领导下的义军,波及贵州大部、四川、云南、湖南
等地,三次围攻贵阳,1629年9月,因兵败在四川被杀。1981年,织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
物保护单位。
黔西李世杰墓 位于雨朵镇扯泥坝。李世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生于黔西,曾任兵
部尚书。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告老还乡,乾隆五十九年(1794)逝世,葬于故里。陵墓坐
北向南,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为李世杰同其夫人高氏合葬墓,占地2237平方米。分5级平
台:第一台有华表1对,高4米,正方形,顶端置朝天大斗,上各托仰天石狮1尊;第二台有石
马石虎各1对,左侧立有御祭碑;第三台有石人石羊各1对;第四台有大石狮1对;第五台为土
葬陵墓,墓前有碑。碑为石雕厦顶,碑脊角饰有龙形鸱吻,碑体两侧镶有条石。碑高2.5米,宽
1.2米。碑文阴刻楷书“乾隆陆拾年闰贰月吉旦皇清。诰授荣禄大夫兵部尚书、诰封一品夫人显
考李公勤公妣高太夫人之墓 男华封等敬立”。“文化大革命”期间,陵园遭到严重破坏。1985
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附:乾隆“御祭碑”文
朕惟四方宣立,赖精良综事之材。三俊见心,重清白爱民之选。苟勤俭以奉,克矢志于冰
霜。斯褒恤而酬庸,俾垂荣于竹帛。尔原任兵部尚书李世杰,才称敏练,性本公廉。事迹边
隅,起家薄尉。临州典郡,叠腾表荐之声。总臬开藩,专寄军储之任。曰惟士饱,遂奏凯以宣
饶。与有臣劳,佐饷军而转毂。阅三年而两镇,自西粤而南湘。旋移节于中州,复晋阶于都
府。旬宣益部,依然夙夜厥辛。保义吴疆,溥矣东南之泽。至若再来就熟,尚依积绥。乃因一
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