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2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初,排练现代戏《年轻的一代》和自创现代戏《智取鸭池天险》在专区内巡回演出。是年,
              演职人员参加毕节专区文艺代表团赴贵阳参加贵州省革命现代剧汇演,演出现代剧《青松岩》

              《把关》《开锁》《贫农代表》。是年9月,黔剧团《把关》《开锁》《贫农代表》剧目演员
              和部分乐队、舞美人员被选拔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赴成都参加西南地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

              在成都演出《开锁》《把关》《贫农代表》,获好评。是年12月,参加贵州省各族各界慰问团
              毕节分团赴威宁、水城、六枝、安顺为修筑铁路人员演出现代剧《江姐》《红灯记》《梨山

              曲》《向北方》,演出20余场,观众约8万人次,时在梅花山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亦观看演出。
              1964~1966年上半年,共演出575场。1967~1976年,演出减少,10年演出178场,为1964~1966
              年的31%。1977年后,每年演出多时演百余场,少时仅演几场。

                   2.毕节地区川剧团。1960年9月,中共毕节地委、毕节专员公署决定将毕节县川剧团与赫
              章县川剧团合并建立毕节专区川剧团,驻赫章,由中共赫章县委代管。1960年,在赫章县内

              演出;1961年,到专区内外19个县演出。1963年,剧团移驻金沙,由中共金沙县委代管。1964
              年,剧团分成两个演出队,到金沙县属区、镇、公社及生产大队演出,全年演出500余场,被
              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单位。1965~1966年5月,到遵义、仁怀、习水、桐梓、开阳县属区乡演出,

              《贵州日报》发表文章赞誉川剧团为扁担剧团。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演出受到
              影响,至1974年共演出128场,平均每年演出18场,有的年份无演出。1975年,先后到贵阳、

              成都、重庆、泸州市及乐山地区川剧团学习现代川剧,后回毕演出,场场满座,全年演出39
              场。1977~1978年,排练自创或他创川剧在毕节、威宁等演出,两年共演出152场。1979年,

              排练传统古装剧和大型现代戏到四川叙永、古蔺、泸州、隆昌等县市演出。是年演出283场。
              1980~1987年,每年演出多在百场以上。自1988年起,清毕路剧场租给私人开舞厅,川剧团未

              排大戏上演。20世纪90年代,川剧团多以折子戏、小戏勉强完成每年下乡演出和慰问演出任
              务,每年演出70~80场不等。2000年后,演出场次有所上升。2001~2002年,共演出216场。
                   毕节地区川剧团20世纪60~90年代,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有《丰收之后》《年轻的一代》《六

              号门》《夺印》《箭杆河边》《洪湖赤卫队》《江姐》《柯山红日》《霓虹灯下的哨兵》《南
              方来信》《焦裕禄》《红嫂》《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红灯记》《沙家浜》《阿花》《苗

              岭风雷》《刑场》等37出;演出的大型传统戏有《沉香扇》《十五贯》《柳荫记》《窦娥冤》
              《战洪洲》《孔雀胆》《乔老爷奇遇记》等21出;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王宝
              钏》《四下河南》《凤仪亭》等22出;整理演出的小型传统剧目有《别洞观景》《射雕》《拷

              红》《东惜》《柜中缘》《思凡》《秋江》《打渔杀家》《三岔口》《十字坡》等31出。
                   3.毕节地区京剧团。毕节地区京剧团前身系1958年6月成立的遵义市京剧团。1960年9月调

              毕节,更名为毕节地区京剧团。是年在毕节演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55个,到威宁、水城、赫
              章县演出剧目27个;共演出74场。1961年,在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威宁等县共演

              出443场。1962年,在毕节、水城、威宁共演出375场,演出剧目161个。1963年,分赴威宁、
              赫章、纳雍、黔西和四川叙永演出356场。1960年9月~1963年12月,共演出大型传统剧《凤还
              巢》《甘露寺》《大名府》《铁弓缘》《将相和》《四进士》《秦香莲》《浔阳楼》《野猪



            316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