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2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海云、钟少云在织金县城演出20余天。自民国11年(1920)起,黔西县城先后出现过大同俱乐
              部、同乐社、合群俱乐部、维新俱乐部、俊英俱乐部、新华俱乐部、东门俱乐部、西门俱乐部

              等川剧玩友组织,区乡亦有沙窝围鼓、石桐树围鼓、大关俱乐部、谷里俱乐部、协和俱乐部等
              川剧玩友组织。民国16年(1927),毛光翔部驻毕节,邀请魏香庭、月月红川剧班在县城小校

              场演出《四下河南》《陈姑赶潘》《目莲救母》。民国18年(1929),黔西川剧玩友与外来艺
              人合作,演出《大佛寺》《高平关》《情探》《困夹墙》。民国23年(1934),大定士绅商贾

              集资,邀请川剧艺人苏燕飞、月月红在县城川会馆、江西会馆演出《武二杀嫂》《战长沙》。
              民国24年(1935),大定民众集资演出《目莲救母》《火烧葵花树》《火烧百鹊寺》《刘十四
              打阴叉》。民国26年(1937),川剧艺人赵月秋、月月红在毕节川祖庙挂牌演出,历时半年,

              演出《前楼会》《五台会兄》《三仙访友》《桂姐修书》《白蛇传》。民国27年(1938),织
              金县川剧乐班更名川剧俱乐部,先后演出《铡美案》《斩黄袍》《摆渡》《战长沙》。民国28

              年(1939),织金县谌玉书从外地接来专业戏班,开办民众剧园,在城隍庙唱川戏。民国32年
              (1943),黄少山请来一戏班,在城南忠烈祠搭胜利舞台,与民众剧团唱对台戏,数月后将民
              众剧园挤垮。约两年,胜利舞台散伙。川剧俱乐部复登台演出,直到1949年。民国年间,川剧

              玩友组织还有金沙县城及清池、石场、岩孔、沙土、安底、茶园等区乡的川剧俱乐社和三盟俱
              乐社、日乐社等。川剧爱好者在茶楼、酒肆及红白喜事时的川戏围鼓演唱活动,遍及城乡。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剧演出一度活跃。1952年5月,大定城关建立业余川剧组,至1956年,
              先后上演《还是互助好》《将相和》《五台会兄》《秦香莲》等剧。1953年,黔西县成立人民

              业余剧团,内设川剧组,先后排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秋江》等剧。1956年,大
              定县文化馆组建业余川剧团,先后排演《一只绣花鞋》《铡美案》《穆桂英挂帅》等剧目。

              1957年,大定手联社川剧团成立,先后演出《菱角配》《望娘滩》。是年,纳雍县川剧社成
              立,先后演出《刁窗》《杀惜》《情探》。1954年,毕节县工商联成立业余川剧社,演出《小
              二黑结婚》等剧。20世纪60~90年代,川剧多由专业艺术团体演出,亦有业余川剧演唱组织出

              现,但存在时间均不长,惟川戏围鼓演唱,继续活动于民间。
                   京剧 民国25年(1936),国军万耀煌部在黔西城演出京剧《桑园寄子》,是为最早的京剧

              演出。民国30~32年(1941~1943),川滇东路运输局业余剧社在毕节县城先后演出《梅龙镇》
              《捉放曹》《苏三起解》《武家坡》等京剧折子戏。民国31年(1942),京剧艺人陈佩钦、刘奎
              馆、刘汉培、王丙辰、李亚琴、马志宝、王传松在黔西县城公演《虹霓关》《探阴山》《贺后骂

              殿》《玉堂春》《御碑亭》《打渔杀家》。此间,西南运输处在黔西成立神光戏剧研究社,荣军
              第十二临教院在黔西成立青衫俱乐部,黔西业余俱乐部、业余京剧社相继成立,先后排练公演京

              剧。民国33年(1944),毕节县城联谊剧场聘请京剧艺人刘汉培组班挂牌演出《霸王别姬》《美
              猴王》《宝莲灯》。民国35年(1946),黔西县城关教师及公职人员成立业余京剧俱乐部,与青

              衫俱乐部联合公演。民国38年(1949),驻黔西的保六团成立中山俱乐部,联合业余京剧俱乐部
              演出《钓金龟》《坐宫》《杀惜》《空城计》。1950年,大定县召开第一届各族各界代表会,大
              定县机关成立业余京剧组,为会议排练演出京剧《法门寺》。是年,黔西县业余京剧组与中国人



            315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