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19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二 文艺宣传队
民国时期的文艺宣传队 1.黔西县联合分会演出队。民国8年(1919)暑期,在北京就读政
法大学的进步学生黎又霖回到黔西,与黔西在贵阳读书回乡度假的学生一起组织黔西县学生联
合分会演出队,在万寿宫演出话剧《武训兴学》《孤儿泪》。
2.织金新剧团。于民国12年(1923)冬成立,由织金在贵阳读书的覃伯平、张月石等人发
起成立,有成员20余人。回织金后,吸收彭允恭、王重辉等10余名小学教师和师范讲习所学生
参加,计有30余人。新剧团设于县城南大街寿福寺内。演出经费大部分为募捐所得,少部分
剧团成员自捐,共得小洋1000余元。新剧团排练《再造共和》《大战凉山》《箕豆悲》《灾民
泪》,于民国13年(1924)旧历正月初八试演,初九至十二连演4场,观众3000余人。
3.黔西新场公演新戏筹委会。民国18年(1929),由蓝运富、林正良等人发起成立,组织演
出《生命与国家》《岂有此理》新戏。剧场设在新场镇川祖庙,剧场门口牌坊上撰联:惟妙惟
肖促进文化,绘声绘色指导人生。
4.黔西师生演剧会。民国20年(1931),由黔西县胡士杰(女)、游巡五、张国钧、宋福均
发起成立,在万寿宫演出《长工与小姐》《货郎郎》《森林之歌》《月光曲》。是时,女子与
男子同台演戏,在黔西为前所未有,成为黔西街谈巷议的头号新闻。
5.毕节学生寒假工作团。民国27年(1938)初,中共贵州省工委特派员徐健生利用国民党
当局组织学生寒假工作团的机会,组织贵阳回乡学生和毕节师生参加工作团,开展抗日宣传活
动。工作团深入毕节城区街道、行业、机关,采取演讲、唱歌、演戏、办墙报、印发传单等方
式,向社会各阶层宣传抗日救亡;组成若干宣传队,自带行李和道具,分别深入部分乡镇演出
《放下你的鞭子》《难民曲》《打东洋》节目,演唱抗日歌曲。是年正月初三到初十,工作团
在川祖庙戏楼演出戏剧《八百壮士》《卫国保家》《大义灭亲》等节目,演唱《义勇军进行
曲》《大刀进行曲》歌曲。
6.织金学生寒假工作团。民国27年(1938)1月,在省师范学校读书的中共地下党员方献祥
利用国民党贵州省党部组织学生寒假工作团回乡宣传的机会,通过竞选,取得织金学生寒假工
作团领导权。方献祥把参加学生寒假工作团人员分别组成歌咏组、话剧组,在织金城关和城郊
平桥、杨柳河、荷花池、花红、坡脚开展抗日宣传,教唱《九一八小调》等抗日歌曲,演出戏
剧《放下你的鞭子》《凤凰城》,自编《弃妇》《新莲花落》《慰劳歌》演出。
7.大定职中抗日宣传队。民国28年(1939),由中共大定地下支部组建。宣传队以童子军
建制组成。宣传队在大定县城和六龙、野坝、阁雅、小屯演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戏剧,书写
抗日标语,绘画抗日壁画。演出戏剧《老邻居》《夜之歌》《三江好》《追兵来了》《电线杆
子》等节目,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数十首歌曲。
8.雪光抗日宣传队。民国28年(1939)初,由中共地下党员蓝运富、陈炯、尹伯英、廖明
星、张有名发起成立。宣传队,在黔西县城和谷里、沙窝演出戏剧《放下你的鞭子》《一块一
块的吃》《冰天雪地》《赵树青》《黄昏》《母亲的光辉》《黄花曲》《送郎打日本》;演唱
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