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八)
P. 221
第二十四篇 文 化
事业单位以及全省各地州巡回演出《红灯记》《沙家浜》。巡回演出9个月,在全省名扬一时。
5.纳雍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于1970年成立,先后排练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
取威虎山》,在县城和区乡演出。1971年解散。
6.威宁自治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于1970年组建,断断续续存在五六年。先后演出现代
京剧、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杜鹃山》《沙家浜》片段,歌舞剧《小黑
麦》,小戏《春红探亲》,歌舞《洗衣歌》《红绸舞》《山山水水听我巧安排》《接鞭》。
7.威宁采伐场文艺宣传队。于1969年建立。排练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
浜》《龙江颂》,现代舞剧《白毛女》、歌舞《洗衣歌》在威宁、毕节、水城、贵阳演出。
8.毕节县文艺宣传队。1975年,毕节县文化馆组建知青宣传队参加地区汇演,演出歌舞《赤
水河畔迎红军》。之后,以知青宣传队为基础,组建文艺宣传队。宣传队创作、排练黔剧《战红
岩》,花灯戏《山茶花开》,文琴坐唱《尹春华》,表演唱《公社来了理发员》,参加地区举办
的曲艺调演和农业学大寨文艺调演,并到县内各区巡回演出。参与毕节军分区组建的毕节地区民
兵宣传队排练小戏《林海红鹰》、小舞剧《高原骑兵》参加全省民兵汇演。1977年初解散。
9.大方县农建宣传队。于1977年8月建立,主要在县内区乡农田基本建设工地演出,先后
演出100余场。自创节目有小舞剧《晒谷场上》、花灯剧《找画题》、表演唱《四老太婆上工
地》。1979年初解散。
10.毕节县农建文艺宣传队。1979年建立。宣传队以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为舞台,演出秧歌剧
《兄妹开荒》《夫妻识字》,花灯小戏《送瓜记》《黄龙坡赞歌》和相声、独唱、二重唱、笛
子独奏等节目。
11.毕节地区党建宣传队。1992年3月,由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和毕节地区文化局联合组建。
是年,党建宣传队先后排练戏剧《金贵劝妻》《刘红贵相亲》《获奖之后》等15个节目,在地
直单位和区内各县巡回演出24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
12.毕节地区税法文艺宣传队。1992年10~12月,毕节地区税务局、文化局联合组建,排练
话剧《老周交税》、小戏《税务所长》、谐剧《屠户》及曲艺、歌舞节目,在地直单位和各县
巡回演出。
第三节 专业艺术与团体
一 剧 种
黔剧 由贵州琴书演变发展而成。贵州琴书又名贵州弹词、贵州扬琴、文琴。演唱时置扬
琴于中心位置,其他器乐演奏者则围扬琴演奏者而坐,演奏者兼作演唱者,分担各种角色与说
白。清代,黔西、大定、平远、毕节有文人雅士弹唱扬琴怡情遣兴、自娱自乐;光绪年间,有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