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5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师召开碰头会(领导小组)。由中共党员、团总支委员、学生会干部、班委成员组成政治思想
              品德教育骨干队伍。

                   4.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贯穿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在课外活动、见习、实习中进行教育;在
              假期作社会调查、开展便民活动中受教育;在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中受教育;在学雷锋

              做好事活动中受教育。
                   毕节师范结合贯彻《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制定文明礼貌的10项规定、

              《毕节师范学校学生道德规范(试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坚持以表扬和鼓励
              为主的原则。开展评选三好生活动,给评为三好生的学生发证章、证书,记入本人档案,并以
              报喜的方式,报告学生家长和所在区乡。发展党员和推选保送生时,优先考虑三好生。学生有

              某一方面突出的,可获单项奖,某一事突出的,也可获奖,在校外得奖的,学校还要嘉奖。黔
              西师范学校改革政治科评分办法,规定理论学习占60%,实际表现占40%,改变学生理论脱离实

              际的现象;按月浮动班主任津贴,强调班主任要在思想品质、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每
              月评比1次班主任工作。1984年,黔西师范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成绩突出,被中共毕节地委、
              毕节地区行署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1年,根据中共毕节地委安排,毕节师范学校作

              为地区城市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首批试点单位。是年9月下旬~11月下旬地区教育局和地委
              组织部联合组成工作组,在毕节师范学校采取辅导、自学、参观工厂、校史展览、典型发言、

              个人写心得体会、社会主义知识竞赛,社会主义优越性演讲比赛方式,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思
              想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社教期间,该校有20多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1世纪初,

              师范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教
              育,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巨变的事实教育学生,学校坚持上好政治理论课,加强班主任工作,

              组织学生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方式教育青年学生,促其茁壮
              成长。



                                                      三 教 学



                   学制及课程设置 清末,师范传习所的学制和课程设置不尽统一,毕节县官立师范传习所
              设有: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体操、音乐,学制1年左右。民
              国28年(1939),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中师开设公民、体育、军事训练、军事看护、卫生、

              国文、算学、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伦理学、劳作美术、音乐、教育概论、教育心
              理、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21门必修课;设英文、教育史、幼稚教育、

              民众教育、乡村教育、农村经济及合作、地方教育行政,教育视导8门选修课,学制3年。简易
              师范略少。大定县立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设国文、算学、教育心理、体育、教育概论、历

              史、地理、小学教材教法、小学行政、卫生、自然、公民、美术、音乐、图画、公文程式、会
              计常识、三民主义,学制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师仍实行3年制,开设国文、
              代数、几何、三角、政治常识、物理、化学、教材教法、教育行政、政策法令、世界历史、中



            248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