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53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国历史、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乡村教育、教育统计、幼稚教育、生
物、音乐、体育、美术工艺、习字24科。1952年,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
(草案)》,毕节师范学校中师部开设语文及教学法、算术教学法、代数、几何、三角物理、
化学、达尔文理论基础、自然及教学法、地理及教学法、历史及教学法、政治、心理学、教育
学、学校卫生、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术及教学法、参观实习16门课程。1971年,
恢复中师招生,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生理卫生、农
业基础知识、体育、劳动11门。1973年8月,召开全地区师范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中师学制2
年。开设政治、教育学、语文(含小学语文教学法)、数学(含小学算术教材教法)、物理、
化学、历史、地理、农基、卫生、音乐、图画课程。以上学科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参考高中教
材,但要结合小学教育实际。1981年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成人中师班,招收未达中
师水平的小学教师,学制2年。21世纪初,毕节师范学校开办普师、音乐、美术、英语、民族双
语(苗、彝)、计算机等专业,共29个教学班。2002年,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层次,新开
设小学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专科班。各专业开设课程视专业各有侧重。1986年,威宁民族师范
学校招收1个四年制的民族班,第一学年有选择地补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自第
二学年起按中师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教研活动 民国31年(1942),毕节专区试行《贵州省推进师范教育计划》,施行教育部
《各级国民教育研究组织通则》。各师范学校一律成立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会,由省立师范学校
校长主持会务,分设总务、研究、福利组。研究学校行政、课程、教学方法、训练方法、政
教联系、推行社教方法及教师福利进修问题。从1952年10月开始,毕节师范组织教师先后学习
《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苏维埃的教师》及凯洛夫《教育学》、普希金《教育科学讲
座》。同时,要求教师学习苏联五步教学法,要求教师撰写课时计划,做到组织教学、复习
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齐备。教学遵循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
原则。1952~1953学年度,毕节师范教师创作史地地图80多幅,数理化教学挂图16幅。制作莱
顿瓶、起电盘和电动机模型以及三角板、量角器60多件。在教学中试行五级分制。学校成立教
研组,建立听课制度。经常开展观摩教学和公开教学。1958年,毕节师范要求师生克服重主科
轻副科倾向,做到全面发展。1961~1965年,毕节师范开展“备、讲、练、查紧扣,内外补辅
结合”的教研活动。威宁民族师范坚持师范无副科理念,加强语文、数学的教学和教育学、心
理学、教材教法的学习,加强对学生音、体、美的训练,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基本功的训
练。1978年后,师范学校普遍加强各学科教研活动,教师科研成果显著。毕节师范学校承担国
家级教育科研项目两个,其中“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
的研究实验”获15项奖。2001年,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论文124篇,优质课评选获省、全国奖
励8人。1995~2005年,黔西师范学校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开展教研活动,参编中师教材教参10余
本,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及作品400多篇。2006年,毕节师范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3篇。
课外活动 1.学习知识及文艺体育活动。1954~1955年,毕节师范学校开展语文学习、
自然学习、教育参观实习、艺术学习、史地学习小组活动。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