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9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师范传习所,共办两期,学生卒业,经州考验堪备初等小学堂教习之选者,由知州发给执照。
是年,大定府将大定官立中学堂改办为大定官立师范简易科,共办3期3个班,创办人符瑞贞。
宣统元年(1909),改官立师范简易科为初级师范完全科,至辛亥革命时止。光绪三十三年至
宣统三年(1907~1911),先后兴办:毕节县劝学所,总董刘宗杰倡议共办;县官立师范传习
所,招生24名,8个月卒业;大定知府吴嘉瑞创办大定府私立师范传习所,招生40名,8个月卒
业;织金县拔贡杨厚坤创办织金县师范讲习所。
民国元年至民国26年(1912~1937),以县办短期简易师范传习所为主,民国8年
(1919),黔西县创办国文讲习所,1年后停办。民国9年(1920)2月,大定县创办女子师范讲
习所,招生14人,12月卒业。是年3月,另办大定县立师范教习所,招生44名,12月卒业。民国
10年(1921)8月,大定县创办国语讲习所,县知事李竹溪任监督兼所长,招生45人。民国19年
(1930),毕节县李仲群创办师范传习所,招生50名。是年,大定县举办师范讲习所1期。民国
23年,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开办附设简易师范班,招收女生50名,修业4年,连续招生4期。民国
27年(1938),根据贵州省政府471次府会决议,将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改为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校址设文庙(今地区医院),首任校长杨哲一。自此,始有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一直办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县开办简易师范。民国30年(1941)威宁开办
简易师范。民国31年(1942),省府颁布《贵州省推进师范教育计划》,将全省分为6个师范学
校区,第四行政督察区属第5学校区。同时规定除省立师范学校外,推行2个或3个邻近县联合
办联立简易师范学校,学生面向联立县统招,学校行政属教育厅直管,经费除省适当补助外,
多数由联立县分担,后因经费困难,于民国33年(1944)解体。有条件的县继续办县立简易师
范学校。至民国37年(1948),先后办有:威宁联立简易师范学校,民国32年创办,由威宁、
水城、赫章县联立出资,面向3县招生,有教职工30多人,招生200多人;黔西联立简易师范学
校,民国32年创办,由黔西、金沙、织金县联立出资。威宁县立简易师范,民国33年开办,威
宁县独立自办,次年停办;黔西县立简易师范,民国34年开办,黔西县独立自办,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夕停办。同时,有的县也根据县情,自行办短期训练班,培养师资。分别有:织金
县简易师范,民国35年开办3年制班办2期,1年制班办1期,招生100多人;大定县立国民教育师
资培训班,民国35年开办,招生67人,学生来源于县城招考和乡镇保送;大定中学附设国民教
育师资短训班,民国37年开办,招生60人,学制1年,学习结业,回各乡镇保国民学校任教。
1949年毕节解放时,全专区仅有省立毕节师范学校1所。是年12月,中共毕节地委派孙育
乾、查非接管学校,并进行整顿,由毕节专员公署专员孟子明兼任校长,王钲任副校长,时有
学生60名,教师10人。1952年,毕节专员公署确定,学校由毕节迁至大定县羊场坝,程郅平任
校长,李君郇任副校长。1957年,学生增至500人,教职工58人。1958年初,贵阳民族师范学
校奉命迁来毕节,改名为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是年秋至1960年,全专区师范学校由2所
增到11所,在校学生4688人,县县办起1所师范学校。1961年9月,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方针,压缩师范学校停办各县师范学校。毕节地区民族师范与毕节师范合并,在校
学生277人,教职工79人。1963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威宁民族师范学校,时有
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