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五)
P. 250
农加以限制,贷款发放减少。1973年起,逐年增加社队企业贷款。1975年起,给社队企业发放生
产费用贷款,生产设备贷款。1978年,全地区贷款余额增至228万元。1980年后,银行加强社队企
业贷款管理,执行贷款限额一般不超过所需资金的40%,最高不超过60%的规定。1984年,社队企
业贷款更名为乡镇企业贷款,对乡镇企业有一定的自有资金(30%),原材料有来源,产品有销
路,生产有技术,经营有效益者,经调查评估给予贷款支持。1985年,对乡镇企业新建发展“拳
头”产品,发展消费品生产项目所需资金列入指令性计划,给予贷款支持,是年全地区贷款余额
达995万元。1986年,对投资1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项目,由行署召集有关单位现场办公,共同审
定给予贷款支持。1990年。全地区乡镇企业贷款余额2437万元,1995年7853万元。1995年后,乡镇
企业贷款同工业贷款。2000年,全地区乡镇企业贷款9214万元,2005年2108万元。
扶贫贴息贷款 1986年,国务院决定:从是年开始,在5年内每年安排10亿元支持全国重
点贫困县开发经济、发展商品生产,解决群众温饱。贷款期限1~3年,最长不超过5年,月息
6.1‰,国家财政贴息4‰。毕节、大方、织金、纳雍、威宁、赫章县被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
领导小组核定为贫困县。人行毕节中支、农行毕节中支根据人民银行总行《扶持贫困地区专项
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确定贷款投向为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有资源优势、有助
于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养畜、养禽、水产、采集、农产品加工、小矿产、小运输、建筑建材、
劳务输出业的项目。款主要贷给贫困户或联办户自主使用,或由贫困户承贷,带资直接参加联
合体、乡镇企业入股经营,也可贷给为农户提供服务或能为贫困户安排劳力就业的独立核算的
各种农、工、商合作经营组织、乡镇企业或少数小型县办企业。扶贫贴息贷款实行地、县扶贫
办公室先立项,农业银行组织评估,分级审批管理。10万元以下的由县农行审批,10万~100万
元由农行毕节中支审批,100万元以上由省农行审批。贷款坚持有借有还,到期归还,谁借谁
还,群众借款自愿、银行贷款自主的信贷原则和制度。单位贷款要求有10%以上的自有资金,
500元以下的农户贷款要有经济担保。
预购定金贷款 1956,全专区实行粮食预购办法,按预购金额的10%~15%,由上级下达预
购定金贷款指标,粮食部门申请贷款,免息付给生产农户,栽种时发放,收购粮食结算价款时
收回。1957年,预购品种扩大到油料、茶叶、烤烟、生猪。发放对象扩大到供销、商业部门。
人民公社建立后,预购定金预付对象主要是生产队。预购品种除国家规定外,地区增加黑木
耳、香菇。1973年,各级银行经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同意,允许供销社系统将部分预购
定金贷款发展烤烟房,按计划新建一间烤烟房发给15~30元预购定金。以后每年均发放一定量
的烤烟房新建、改建预购定金贷款。1982年后,交售农副产品由集体转变为承包户,农副产品
经营逐步放开,预购定金贷款逐年减少。到1988年底,全地区预购定金余额77.2万元,且多属收
购部门与生产经营者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的呆滞资金。
其他贷款 1979年始,开办个人住房贷款,1998年始开办汽车消费贷款。2005年底,全地区
个人短期消费贷款达756万元,个人长期消费贷款达6.11亿元。1999年始,开办国家助学贷款,帮
助在校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财政部门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50%的利息补贴,发放
助学贷款除各商业银行参办外,农村信用社也参与办理。1999~2005年,全地区累计发放助学贷
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