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45
第十五篇 交通 邮电
划属跨地区县道。
X700线大二公路 原属毕(节)镇(雄)公路毕节县境段。从毕节市境G326国道线上白家
哨大箐起,向西经野角、青场、止于与云南省交界二龙关,长29.2千米。1956年初,云南省镇雄
县交通局来毕节县协商,决定联合修筑毕镇公路。是年7月启动筑路工程,镇雄负责全线施工技
术和土石方工程并投资14.11万元,10月25日毕节县境段破土动工。1957年4月初全线工程告竣,
12月毕节、昭通专区交通科组织验收,符合简易公路标准。1958年3月,贵州省交通厅投资3.8万
元,择重改建急弯、纵坡及部分路基。其后经多次改造,到1988年达四级公路标准4.06千米,等外
级公路25.14千米;全线为中级泥石结构路面。1990年,省核定为县道。2001年划为X700县道。
X703线毕赤公路 原属川滇公路(东线)一段,起自毕节市郊、向北经海子街、八寨、燕
子口、亮岩、清水铺,止于与四川省交界的赤水河,长87.47千米。民国25年(1936),国民政
府决定修建川滇公路。民国27年(1938)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令川、滇、黔
3省火速修建,11月10日毕赤段粗通并举行竣工仪式。1953年,省投资兴建赤水河钢桁大桥。
1954年元旦通车,结束与四川省往来船渡历史。1964年经贵州、四川省协商,由四川省交通厅
组织力量择重拓宽、降坡、改弯部分路段。此后经过不断改造全线有二级公路4.5千米,三级公
路13.05米。四级公路17.68千米,等外级公路52.24千米,高级路面9.35千米,次高级路面15.39千
来。中级路面62.73千米,并划属321国道一段。2001年,省定为X703县道。2004年,毕节公路管
理局组织实施毕节至赤水河82.776千米三级油路改造工程,投资5063万元。2005年底,路基镶边
完工65千米,涵洞完工110道,防洪及排水工程完成7.81万立方米,路面底基层完成16千米,路
面工程完成15千米。
X704线毕杨公路 起自毕节市区西北郊新桥(六洞桥),向北经何官屯、对坡、林口,转
向东北柱中、生机,再转向东南至清水镇杨柳湾,长96.76千米。1958年,毕节县发动群众修建
新桥至何官屯10千米路段,1959年完工。1965年,毕节专署拨款6万元作拓宽整修。1959年何官
屯区发动群众修建何官屯至对坡19千米段,未竣工。1965年,再次发动群众修建,省、地交通
部门补助1.85万元作施工费用,1971年完成。1986年国家以棉布、粮折款76万元,以工代赈修建
对坡至林口核桃段25.7千米。1988年4月竣工,经省交通厅验收,达四级公路标准。核桃至林口
段6.3千米,利用燕林公路整修而成。毕杨公路北段杨柳湾至生机15.76千米,利用养路费投资3
万元,于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1988年,利用国家投资粮、棉布折款88.9万元,于1989年建成生
机至柱中段,1990年建成林口至柱中段,至此毕杨公路全线贯通。2001年,省核定为县道X704
线。2002年2月28日,省、地、市共投资585万元动工改造全线。是年11月27日,路基镶边、路
面整治工程结束,经省、地交通部门组织验收,定为全省公路改造优良工程。
X707线头牛公路 起至毕节市头步桥地区烟叶复烤厂,向南经草坪、岔河、木来、戈乐、
过黑沙地入大方县,在牛集与X717县道相接,长42.06千米,是毕节市通往九洞天风景区捷径。
1959年,毕节县投资11.67万元,组织15个区镇民工、县师范学校、农校、卫校师生在1个月内建
成。1962年,毕节县补助0.9万元,鸭池区组织民工修建头步至鸭池3千米路段,当年建成通车。
1975年,国家补助2.68万元,鸭池、草坪公社组织群众建成鸭池经草坪到岔河段,接通头步至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