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4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网干线之一:
1.居二公路。1964年,投入资金27万元,大方、毕节县采取民办公助,按省道标准修建。
1967年,全线贯通。1976~1977年,动工改造,1979年列为县道。1988年7月,毕节县组织民工
兴建二铺至保河公路,1989年建成。1994年毕节地区交通局组织勘测保河经中屯至小坝接头公
路,1995年毕节市组织力量整治市内路段。1996年居二公路全线贯通。2001年居二公路和毕纳
公路合并为省道S211线。
2.毕纳路段。民国31~32年(1942~1943),曾经过勘测动工修建毕节县境一些不成形毛
路,之后丢弃未用。1955年复筹修建,省安排资金11.4亿元(旧币),由毕节、纳雍县抽调交
通、财政、民政、工会、卫生部门人员,动员组织民工,采取半建勤方式修筑。按县乡道标准
修筑毕节县流沦桥至纳雍维新段,1956年初,全线贯通。两县共投入工日38.5万个,投资23.4万
元。1956年,纳雍县境维新至城关段动工兴建。1958年3月10日工程告竣,共投资60.5万元。是
年4月,毕节养护段接养毕纳公路全线,投资18万元,改线拓宽全线10个路段19千米,尔后陆续
改建部分路基、桥梁。1991年,划为毕(节)纳(雍)水(城)省道。2001年,省普查全省公
路,将居二公路和毕纳公路共划为省道S211线。2002年,贵州省实施通县油路工程,流沧桥至
纳雍100.85千米列为扶持贫困县三级油路工程,总投资6180万元。2003年底,除3座小桥外,其
余工程全部完工。2004年初,全段工程告竣,5月下旬经省公路局组织验收。
S212煤兴公路 北起于赫章县与云南省镇雄县交界处煤灰包,向南经哲庄、古基、六曲
河、达依、赫章县城、七里店、大捞地、史打戛、珠市、过红花岭出赫章县入六盘水市钟山
区、盘江、刘官、忠义、止于兴义市西郊坪东,长473.26千米。赫章县境长90.5千米。原属水
(城)镇(雄)公路,2001年,定为省道S212线,以赫章县城为界分北、南两段。北段。原称
赫(章)镇(雄)公路。1956年,毕节专区下拨1.1万元,赫章交通科组织技术人员测设城关至
六曲河段。1958年,县筹资4万余元,发动群众修筑,1963年完成简易工程,通行汽车。1967
年,地区交通局、赫章县交通局组队测设六曲河至煤灰包段。省、地陆续补助资金34万元,赫
章县投入14.5万元。1969年11月动工,1972年2月基本完成,共投入40多万个劳动工日,是年
11月通车。此后,省交通厅、财政厅补助19万元修整路面。1984年,投资20万元改建整修城关
以北12千米,基本达四级公路标准。2003年初,省将煤灰包至城关50千米路段列为油路改造项
目,投资3273万元。是年动工改建。2004年初,完成改造工程,5月下旬经省公路局验收。南
段。史打戛至珠市段,原属妈(姑)珠(市)公路,1958年,专区公路工程队按简易公路标准
勘测,赫章县组织群众修建,年底竣工。1958年,赫章县段自筹资金修建七里店至白云脚完成
部分路基。1965年,省交通厅投资27万元。是年5月18日再次动工。其后追加补助11万元。1976
年完工。1975年水城铁厂投资87万元,自行组织修筑白云脚至史打戛段、珠市至红花岭到水城
木冲沟段,其中,白云脚至草籽坪路段中2千米路线穿行于峭壁悬崖,需在山腰开凿,并有半隧
道70米,省计委指定赫章县组织施工。1976年,除草籽坪段因故停建外,其余路面工程完工。
1979年,地区拨4万元再行开工,1980年下达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8万元、民族经费20万元续
建。1982年工程竣工,七里店至红花岭全线贯通。1982年,省交通厅投资88万元改建拓修七里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