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9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09
第十四篇 烤烟 卷烟
63%、上中等烟合计66%的比例。是年全国烟叶产大于销,给销售造成困难,仅签订4500吨销
售合同,以致年底库存占压量达1.6万余吨,比上年增长51.6%,扫除省地下达的中等烟计划,
库存上中等烟比例仅占44%。为适应变化了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得不以高于库存上中等烟比例
销售,以减少库存损失,由此尚余4000余吨下低等烟无法销售。
1986年,对库存下低等烟,根据上级指示降等降价不超过50%的原则,决定按规定销售价
格下浮35%处理,计算损失与影响正常利润共195.5万元,但仅售出300吨。随后,全厂先后派
100多人次外出推销烟叶,跑遍28个省、市、自治区,行程20多万公里,向城固、澄城、保定、
张家口、长沙、曲沃、琼山、湛江、呼和浩特、新郑、梅州、徐州12家烟厂销售8000余吨。3月
下旬,又主办有22个厂家参加的烟叶订货会,除销售出一批难以销售的下低等烟外,还签订1
万吨的新烟销售合同,基本上卸掉了库存占压包袱,比原计算损失减少150余万元。1978~1988
年,全厂共销售复烤烟9.7987万吨,占总生产数的89.5%。
2011年,毕节复烤厂为贵州中烟公司、江苏中烟公司、山东中烟公司、浙江中烟公司等10加工
业企业加工烟叶43.96万担,产出成品片烟1.38万吨,打叶复烤出厂片率62.79%,综合得率94.67%。
流向 1982年改由主管公司安排调拨计划由厂直接调拨、直接结算,根据经营情况的变
化,厂专门设置供销科,配备专职人员,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与省内外烟厂开展了业务活动,
产品销路渐广。是年计划外烟叶销往杭州、广州、长沙、常德、南昌、武汉、上海、沈阳、乌
鲁木齐等地。1985年,省政府再次下文明确,上等烟叶调拨分配权属省烟草公司,下达的各项
计划必须保证完成,在完成计划后,库存尚有多余产品应积极向外洽销,尽量压缩库存。为适
应烟叶产量日益增长的新形势,全厂抽调包括离退休干部在内的职工组成4个工作组,到全国各
地卷烟厂进行接触,洽谈业务,逐步建立良好关系,产品销售市场,逐渐拓宽。
至1988年底,产品先后销往除西藏、北京、台湾以外的27个省、市、自治区的百多个厂家
和美国、苏联、联邦德国、东南亚和香港地区。每年需要烟叶250吨以上的厂家,除本省外,
尚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烟厂,江苏淮阴卷烟厂,浙江杭州卷烟厂,湖北武汉、当阳、建始卷烟
厂,广西钟山卷烟厂,四川蓬安卷烟厂和天津市烟草站。在国家颁发甲级烤烟型卷烟生产许可
证的厂家中,仅1986~1988年,就有19个厂用原料配方生产甲级烟牌号34个,计有:天津厂的
恒大、郁金香;呼和浩特厂的钢花、大青山;徐州厂的云龙、红杉树;淮阴厂的淮阴;杭州厂
的杭岐、杭州;芜湖厂的迎客松、芜湖;南昌厂的南昌;济南厂的将军;武汉厂的红双喜、大
桥、辉煌;当阳厂的长坂坡、喜喜;长沙厂的白沙、长沙;常德厂的金芙蓉;梅州厂的梅州;
湛江厂的金运;什邡厂的三角、菊乐、天下秀;贵阳厂的贵烟、黄果树、遵义、花溪、甲秀;
毕节厂的草海;城固雪茄烟厂的公主;天水厂的奔马。
2011年,毕节复烤厂为贵州中烟公司、江苏中烟公司、山东中烟公司、浙江中烟公司等10
加工业企业加工烟叶。
效益 毕节地区烟叶复烤厂建厂至1988年,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行以定额承包为主要
内容的经济责任制,生产发展稳定正常,烟叶霉变损失少,未出现过重大火灾盗窃及交通车祸等
伤亡事故,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年共销售复烤烟9.8万余吨,销售收入35397.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