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0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1983年,毕节地区行署遵照国务院有关整顿企业的指示精神,结合地区实际,决定将地区造
              纸厂空余厂房改建为烟叶复烤车间,安装微波复烤机2台投入生产。是年10月,为有利于发挥全区

              烟叶优势,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纠正和克服重复布设厂的弊端,地区行署专员办公会
              议作出决定,将地区造纸厂按建制合并给地区烟叶复烤厂。至1983年底,全区已建成烟叶复烤厂4

              个,年复烤能力2.5万吨,1983年实际复烤1.3632万吨,占是年全区收购量的28.43%。
                   1984年,全区烤烟产量已达8万余吨,辖区8个县中,有半数县年产量超过万吨,最少的县

              也达3500吨,因而出现全区性兴办复烤工业热潮。次年,在各县政府支持下,有毕节、织金、
              纳雍、威宁、赫章前河、赫章后河等复烤厂和大方羊场坝复烤车间动工修建,绝大部分作到当
              年投产。这批新建复烤厂鉴于当时微波复烤工艺已不能满足用户要求,除赫章前河复烤厂和大

              方羊场坝复烤车间外,都购置蒸气复烤机进行生产。至年底,全区形成县县具有复烤加工能力
              的局面。

                   1986年7月,为有利于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发挥优势,地区行署决定将毕节县复烤厂和地
              区复烤厂合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经营。次年,为便利卷烟生产,根据地区行署
              意见,又将原毕节县复烤厂原有设备、厂房、仓库、人员划交毕节卷烟厂作为一个车间。

                   至1988年底,全区共有复烤工业单位10个(不含毕节卷烟厂复烤车间),其中,属烟草系统
              管辖的有毕节地区复烤厂、大方县复烤厂、黔西县复烤厂、金沙县复烤厂、威宁县复烤厂共5个;

              属政府部门管辖的有织金县复烤厂、纳雍县复烤厂、赫章县前河复烤厂、赫章县后河复烤厂、大
              方县羊场坝复烤车间共5

              个。至1990年,毕节地区9
              家烟叶复烤厂和两个复烤

              车间,装配微波复烤线29
              条,蒸气复烤线10条,土
              复烤线2条,职工1556人,

              年复烤烟叶12.5万吨,占
              全省的39.4%。1999年,

              毕节地区8个独立核算烟
              叶复烤企业,共生产复烤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地区烟叶复烤厂(2008年)
              烟叶6.8万吨。

                   2001年,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对黔西、赫章、纳雍3个挂杆复烤厂实行停产。2005
              年,毕节地区烟叶复烤厂打叶生产加工烟叶96.26万担,销售调拨烟叶123.3万吨。2011年,毕节

              复烤厂加工烟叶43.96万担,产出成品片烟1.38万吨。


                                              二 地区直属复烤工业



                   生产设备 毕节地区烟叶复烤厂始建时,地区革命委员会要求做“当年基建,当年投产”。



            1504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