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0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烟房作仓库使用。截至1988年底,全厂共有存烟仓库13幢,建筑面积24330平方米,总容量为1.2
万吨;其他物资仓库7幢,面积2137平方米。由于仓容不足,从1981年起,引进密封贮存技术以
缓解仓储压力,1987年开始连续租用毕节军分区1440平方米仓库存烟。至1988年,共密封贮存
烟叶3万多吨,仅1988年就密封贮存7244吨,占当年入仓烟叶数量的26.1%。
截至1988年底,全厂占地面积11.65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生产用房1.414万平方米,仓库
2.6467万平方米。
职工 建厂时,筹建组人员绝大多数系地区供销社系统借调,由于无招工指标,筹建缺
人,通过地区财贸办公室与地区劳动部门协商,借用30名指标,在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抽调作
亦工亦农使用,工资由基建费用解决。第一台微波复烤机试产成功后,根据地革劳〔1977〕148
号《关于安排地直单位招收新职工通知》精神,在原借用人员中招收21名投入生产,加上陆续
调入职工,全厂共26入。生产所缺劳力,在城镇待业青年中临时雇用。
随着生产发展,职工逐渐增加,1983年底,166人,1984年增至425人,其文化程度为:大
学2人,大专2人,中专16人,高中119人,初中213人,初中以下73人。至1988年底,全厂共有职
工569人,其文化程度为:大学1人,大专11人,中专27人,高中183人,初中283人,初中以下64
人。与1984年比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含中专)上升6.39%,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下降5.91%。
产量、产值 1978年投产时,由于仓库未能按期交付使用,初烤烟购入也少,年生产能力
虽达2000吨,但只购入初烤烟385.35吨,投入复烤278.56吨,收回成品烟266.45吨,产值67.1万
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79年,微波复烤机增至4台,也只购入初烤烟984.65吨,除去
末级烟,投入复烤763.96吨,收回成品烟726.3吨,产值183万元。1980年,2000平方米仓库竣
工。1981年,又一幢2000平方米仓库交付使用,并引进密封储存技术,初烤烟购入量大幅度上
升,是年生产成品烟4249.5吨,为上年1195.5吨的3.55倍,产值1070.9万元,为上年301.3万元的
3.55倍。1985年,蒸汽复烤车间建成投产,生产成品烟叶18981.8吨,为1981年的4.46倍,产值
4783.4万元,为1981年的4.47倍。1988年,生产成品烟叶2.47328万吨,产量产值均比1985年增长
30.3%。11年累计共收购初烤烟12.19万吨,其中末级烟6115.3吨,共投入复烤11.2846万吨,收回
成品烟10.9483万吨,产值27589.7万元。1986~1988年,根据省烟草公司安排,由中国烟草进出
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来人指导,加工出口烟叶,共调出出口烟654.35吨,创汇141.8万美元。
2005年,毕节地区烟叶复烤厂打叶生产加工烟叶96.26万担,销售调拨烟叶123.3万吨。2011
年,毕节复烤厂加工烟叶43.96万担,产出成品片烟1.38万吨。
销售数量 投产后,省供销社于1978年以黔供农产字第162号文明确规定:毕节地区复烤厂
只作为烟叶复烤加工单位,原则上只烤毕节县所产烟叶,其调拨供应权,全属地区农产公司。故
1982年以前,只管加工,产品全由农产公司销售。1982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统管情况有
所松动,在完成国家调拨计划后,所余产品允许向外联系销售;经主管部门衔接计划后执行。
1985年,省烟草公司具体明确,从当年起,省只下达调贵阳特需上中等烟计划,其余烟
叶,自寻销路,向外签订合同,报省公司批准执行。是年,购进初烤烟2.0586万吨,比上年增
长20.65%,其中上中等烟比例只占总购入数的59.25%,低于省政府要求上等烟3%、中等烟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