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05
第十四篇 烤烟 卷烟
第二章 烟草工业
第一节 烟叶复烤
一 概 况
毕节地区是贵州省烤烟主要产区,种植烤烟有较长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量逐渐上
升,1972年,烤烟收购数量突破万吨大关,1975年达2.5万余吨,约占全省收购量的三分之一。
1977年以前所收烟叶,全额运往贵阳、贵定等地复烤后再行调出。但区内多数县地处高寒,交
通不便,收购季节集中,常因仓容不足,运输紧张,烟叶霉变损失情况时有发生。1974年,毕
节卷烟厂恢复生产后,区内原料也要运贵阳复烤后再运回生产,不仅造成迂回运输,也给卷烟
生产带来不便。按国务院关于农产品加工应就地就近的指示精神,毕节地区党委和地区革命委
员会于1976年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由地方政府投资,地区供销社经办,兴建烟叶复烤厂。
地区供销社为此写出专题请示报告,经贵州省供销社同意,于1977年5月开始筹建。厂址选在距
城约7公里的鸭池区头步公社花果生产队,征用土地3.6万平方米,地区投资40万元(其中财政30
万元,地区供销社10万元),招收职工21人,修建厂房165平方米,搭盖临时简易货棚300平方
米,购置微波复烤机1台,于是年12月29日试产成功,次年复烤烟叶278.56吨,结束了毕节地区
盛产烟叶而无复烤能力的历史。1979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尽管地方财力窘
迫,仍陆续拨款83万元以扩大生产能力。自建厂房300平方米,微波复烤机增至4台。
继地区复烤厂的建成投产,辖区属县陆续兴建复烤厂。1979年,产烟重点的黔西县,烤烟
产量达万吨,县农产品公司为减轻仓储压力,投资11万元,因陋就简,将城南烤烟收购棚改
建复烤车间,建成一条土复烤生产线投产。1981年,大方县人民政府借一些厂矿需要关、停、
并、转之机,决定自筹资金建立县烟叶复烤厂,利用原县农机训练班、汽车修理厂的土地房
屋,以及前县水泥厂土地与附近耕地互换,在县城北郊花牌坊定址,于是年11月动工筹建,投
资102万元,购进微波复烤机6台;1982年又投资238万元,增添微波复烤机2台,修建机房350平
方米,仓库1200平方米,于1982年8月正式投产。投产时有职工75人,雇请临时工377人,厂划
归县经济委员会领导,是年复烤烟叶1450吨。黔西、金沙两县也于1982年由财政投资兴建烟叶
复烤厂,均利用旧厂房进行改建,黔西利用原县化肥厂旧址,金沙县在城关区玉屏乡黎明二队
原农机厂铸工车间处建厂,各购置微波复烤机2台,分别于是年8月、10月相继投产。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