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1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毕节县工会领导下建立基层工会,选举产生工会主席1人、委员3人,除代理厂务负责人为资方
代表外,其余职工均履行入会手续成为工会会员,基层工会参与生产管理。至1954年停业前夕
有员工31人。
分配制度 员工一律免费用膳,一日三餐。工资实行实物代金,以产品“金鼎山”牌香烟
为主,每条“金鼎山”香烟市场价格浮动于银元三四角至一元之间,工人月工资香烟12至28包
(每条25包),折合0.48~1.12条,极微薄;领导或职员月工资香烟3~10条,是工人工资的7~9
倍;技师月工资香烟50条,大大优厚于领导、职员工资。除月工资外,员工参与盈利分红,每
半年结算盈亏,盈利时领导及职员可得香烟50~150条,工人可得15~30条,员工按所得红利一
定比例折价入股。盈利时股份分红,按入股份额分配,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
设备、原材料 建厂初期手工卷烟,卷烟机具为木推子由几架发展到20多架。1946年,从
贵阳购进小型3号卷烟机1部、6寸切丝机1部;无动力设备,采用木架支撑木轮,人工摇动木轮
带动烟机。次年,再购进1部小型3号卷烟机;增添1部汽车引擎发动机,做动力设备。曾自备石
印机4台,自制盒皮。烤烟原料,初期以贵定购进为主,黔西次之。以后,主要来源于黔西,在
毕节弥补不足。
产品 起初沿用荣军在广西时生产的“宝塔”牌名,自制“双鸡”牌。未几,由何俊杰、
郑全州、陆继棠、张仁富4人组成配方研究小组,每天清晨,不洗漱,即逐一评吸贵阳各种名牌
卷烟,集思广益,积累经验,历时3月余,先后研究出“金鼎山”“爱杰”“金园”“三得利”
等牌号配方。配方用料有香精、糖精、酒精、八卦丹、仁丹、桂枝、蜂糖等,曾有喷洒鸦片烟
水危害消费者的行为。6个牌号产品中,“金鼎山”颇有声誉,除畅销毕节县城乡外,还销往
境内威宁、赫章县,省外镇雄、昭通、叙永、泸县等地。1951年8月毕节专区土产访问团访问四
川,川南百货公司要求每月供给“金鼎山”等卷烟160箱。产品产量,解放前年产约1万~2万箱
(每箱50条;每条25包,每包20支,一箱2.5万支),1950年实产840箱,以后逐渐减少,工会工
作报告记载,1952年元月~8月份只生产164箱,均20余箱。
三 机械卷烟生产
概况 1974年由地区财政局投资15万元,利用东关坡地区电讯器材厂旧厂房,修复旧设
备,建成毕节地区卷烟厂。系地方国营企业,隶属地区轻工局。至此,中断20年的卷烟工业得
到复苏。
毕节地区卷烟厂投产后3年(1975~1977年),由小批量生产起步逐渐向年产万箱卷烟规模
发展,产品逐渐开发,产量逐1年上升,产值大,税金多,被各级政府重视,正式列入地方工业
计划。至1978年8月,省轻工局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轻工部、财政部、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
关于清理计划外烟厂精神,视该厂为计划外烟厂,通知停止卷烟生产,转产其他产品。自此至
1980年,以库存烟叶、盒皮加工低次品,低价出售,损失1.8万元;以低于账面50%价格,变卖
综合式卷烟机、烘丝机、包装机、散热器鼓风机6台(套)给云南省昭通卷烟厂,损失7.8万元。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