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387
第十四篇 烤烟 卷烟
10.3万吨;2000年,全区烤烟产量又降到9.68万吨,比上年降6.4%。
进入21世纪,全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两烟”生产严格实行宏观调控的决定,坚持“控制
总量、提高质量、调整布局、改善结构、增加效益”的指导方针,坚持“计划种植、合同收
购”,种植计划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集中、向基础好和种植水平高的乡村集中、向种烟能手和
种烟大户集中,促进烤烟生产上水平上台阶。2001年,全区烟草部门安排烤烟生产资金5920万
元,组织调供烤烟专用复合肥3.67万吨、钾肥4873吨、地膜831吨扶持烤烟生产。当年烟叶产量
8.37万吨,实际收购4.67万吨,其中上等烟占15.08%,上中等烟占76.92%,每公斤均价比上年
增75.65元,上中等烟比例和每50公斤均价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烤烟商业环节销售收入
(含税)26.17亿元,烟叶销售毛利3.73亿元,交纳各种税费2.34亿元,资金回笼13.66亿元。当
年,全区创办各类优质烟基地39.3万亩,占全区烤烟合同种植面积的53.11%,收购烟叶量占收
购总数的67.15%。2002年,全区共投入烤烟生产资金7896万元,组织供应烤烟专用化肥4.78万
吨、地膜2397吨扶持烤烟生产。当年,全区烤烟产量9.19万吨,实际收购7.26万吨,其中上等烟
占29.7%,中上等烟占87.16%;每50公斤烟叶销售收入比上年增53.22元,烟农卖烟收入5.49亿
元。按烤烟年度(2001年7月~2002年6月)计算,全区共销售烟叶7.4万吨,年末烟叶库存0.55
万吨,从1998年以来第一次实现产销基本平衡。全年实现烤烟农特税1.09亿元,比上年增0.45
亿元;商业环节烟叶销售毛利4.32亿元,比上年增0.59亿元,实现税利1.47亿元,资金回笼12.45
亿元。2003年,全区共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7240万元,供应烟用化肥4.61万吨、地膜2475.45
吨。当年,全区烤烟产量8.01万吨,收购烟叶6.93万吨,其中上等烟占29.62%,中等烟占
53.34%。烟农卖烟收入4.19亿元,较上年少1.3亿元。2004年,全区共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
1.04亿元,其中烟草企业投入7560万元,地区和县市财政投入2800万元。当年,全区烤烟产量
8.95万吨,收购烟叶8.35万吨,其中上等烟占44.15%,中等烟占44.36%。实现烤烟农特税1.49
亿元,在完成历年库存烟2500吨的基础上,当年收购烟叶全部完成订销。烟农卖烟收入7.48亿
元,比上年增3.3亿元。全区烟叶销售进入产、销平衡最好态势。2005年,全区以保规模、保
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工作重点,抓实良种育苗、平衡施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地膜覆
盖、适时打顶、合理留叶、科学烘烤等关键生产环节,烤烟生产取得增产、增收、增效的好成
绩。当年全区共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1.67亿元,烤烟种植面积84.9万亩,其中烤烟地膜覆盖
栽培占种植面积的96.28%;烤烟总产10.43万吨,收购量9.65万吨,其中正等级烟叶8.15万吨,
占收购量的84.46%;实现烤烟农特税1.8亿元,比上年增3000多万元;烟农实现收入9.12亿元,
较上年增1.6亿元。
2006年,全区坚持以稳定规模、控制总量、加强基础、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为工作重点,烤烟生产按市场经济规律实现平稳发展。全年投入生产扶持资金2.55亿元,种植
烤烟67.95万亩,烤烟总产8.58万吨;收购烟叶8.34万吨,实现烤烟农特税1.6亿多元。2007年,
全区坚持以主攻单产、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工作重点,烤烟生产整体水平明显
提高。当年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1.1亿元,专用基肥3.7万吨、硫酸钾2633.83吨、地膜1794.7
吨;种植烤烟68.3万亩,烤烟产量9.15万吨,收购量8.46万吨,其中上中等烟占79.11%,橘色
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