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6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38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198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对烤烟生产提出“计划种植,主攻质量,优质适产”的方针。地
              委、行署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区内发展烤烟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1985年向中央邓力群写

              信,反映发展“两烟”(烤烟、卷烟)生产的要求。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重视和支持。几年调减
              粮食征购任务,促成烤烟生产迅猛发展。是年,全区烤烟总产10.2611万吨,首次突破十万吨大

              关,比1983年增长95%。俟后各地应用烤烟区划成果,合理调整烟区、连片集中,择优发展;
              建立健全种子管理制度和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以“三化”(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为中心

              的烤烟适用技术,层层蹲点建立优质烟示范基地。1988年,全区烤烟生产又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达11.8980万吨,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加2.6倍。总产量超过500吨的区就有69个。烤烟产值
              占农业产值比重也由1978年的7.38%增加到15.37%。列入国家基地县的毕节、大方、黔西、金

              沙、织金的产量都分别突破5000吨,5个基地县的总产已占全区产量的76.9%。地处高海拔的纳
              雍、威宁、赫章3个县的产量都分别超过国家初建基地县的标准。总产量已接近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前5个基地县的产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烤烟大发展彻底解决卷烟原料长期供不应求的困难,但又出现中
              上等烟不足,下低等烟过多的矛盾。国家在大力推广科学种烟、着力提高烟叶质量的同时,相

              应调高上等烟和部分中等烟的收购价格,降低下低等烟价格,拉开等级差率,实行优质优价政
              策;化肥奖售也按等级分档,引导农民主攻质量,效果比较明显。1981年、1985年、1988年收

              购的中上等烟比例分别为51.98%、63.50%、69.18%。1986~1988年,中美(伊顿财团)合作改
              进中国烟叶质量试验,把区属金沙县列为全省3个试验县之一,试验结果,烟叶质量超过设计要

              求,获得中外烟草专家的好评。
                   1988~1993年,全区共种植烤烟689.54万亩,年均114.92万亩;累计烤烟产量79.26万吨,

              年均13.21万吨。烤烟质量大幅度提升,烟叶开始出口。其间1988~1992年,全区累计收购烟叶
              53.3万吨,收购总值达17.03亿元,提供烟叶产品税6.47亿元。20世纪90年代初,全区烤烟年产量
              达11万~12万吨,占贵州全省当时年产量的40%以上,成为全国仅次于云南省曲靖地区的大烟

              区。1993年,全区烤烟产量高达15.19万吨。
                   1994~2000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全区共有244.97万户农民种植烤烟681.35

              万亩,向国家交售烟叶38.37万吨,收入52.56亿元,人均收入500余元,实现烤烟农特税11.76亿
              元。1994年,因受烟叶生产政策调整影响,全区烤烟产量下降到11.15万吨,较上年降36.25%。
              1995年,全区烤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烟叶产量达12.17万吨,收购量上升到9.7万吨。1996

              年,全区烤烟种植面积达117万亩,组织投入生产扶持费1.2亿元,专用化肥和烟用物资8.99万
              吨;收购烟叶16.67万吨,其中上等烟41.9%,中等烟39.5%;收购总值15.33亿元,人均收入225

              元,占当年贫困户人均收入的50%以上;实现烟叶特产税1.9亿元,8县市的烟叶特产税分别占县
              市财政总收入的39%~67%;区内烟叶畅销全国126家卷烟厂,并打入美国、日本、加拿大、泰

              国等国际市场,创全区烤烟生产发展史上的辉煌。1997年,全区烤烟生产出现无限制扩张,烟
              叶收购量高达20多万吨,超当年收购计划的76%,烟叶库存积压达5万吨,亏损10多亿元。1998
              年,全区烤烟生产下滑,当年烟叶总量降至8.91万吨;1999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当年烟叶产量



            1484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