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7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17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海子屯清真寺 位于草海镇民族村。清宣统二年(1910)建。1968年重修。已补助1700元维
            修。建筑面积130平方米,穆斯林850余人。

                 马脖清真寺 位于哈喇河乡马脖村。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年(1913)移建于现址。已补助
            4200元维修。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穆斯林3200余人。

                 小米清真寺 位于哈喇河乡法沙村。建于清末民初。民国35年(1946)重建。已补助2000元
            维修。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穆斯林600余人。

                 新街清真寺 位于中水镇新街村。始建年代不详。已补助3000元维修。建筑面积1500平方
            米,穆斯林1700余人。
                 后河清真寺 位于中小镇友光村。始建年代不详。已补助5500元维修。建筑面积600平方

            米,穆斯林1700余人。
                 高枧槽清真寺 位于双龙乡高山村。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0年(1931)重建。已补助3700元

            维修。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穆斯林750余人。
                 麻窝清真寺 位于迤那镇双营村。建于民国8年(1919)。已补助4000元维修。建筑面积200
            平方米,穆斯林970余人。

                 红岩清真寺 位于麻乍乡得坪村。民国9年(1920)建。已补助4500元维修。建筑面积300平
            方米,穆斯林890余人。

                 果化清真寺 位于观风海镇果化村。建于民国18年(1929)。已补助2600元维修。建筑面积
            400平方米,穆斯林1700余人。



                                              四 穆斯林组织制度



                 寺坊 境内穆斯林通行的宗教组织为寺坊,常以居住地缘为基础,以一座清真寺为标志,
            区划范围相对独立。在寺坊中,清真寺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穆斯林文化中心,是寺坊穆斯林

            行教宣教的处所。寺坊由掌教主管教务,乡老主持事务。坊界没有历史沿革局限。根据人口和
            居住区域变化,筹集和捐资增建清真寺,自然形成新的寺坊。寺坊范围有大有小,寺坊区划范

            围多者数百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人家。每一个穆斯林都隶属于一个寺坊。寺坊与寺坊之间不
            隶属,被称为单一寺坊制。寺坊与寺坊的关系,不论清真寺修建时间先后,建筑规模大小,寺
            辖区穆斯林人口多少,地位一律平等。清真寺都是穆斯林的宗教场所,穆斯林都是主的仆

            人。阿訇掌教无高低之分,穆斯林无优劣之别。共同的信仰是伊斯兰教。寺坊与寺坊之间保
            持密切联系,宗教活动交往频繁。穆斯林婚丧嫁娶,常请多个寺坊阿訇参加,仪式主持,一

            般由本寺掌教承担,也有临时推荐公认有威望的掌教承担。单一寺坊制,从古至今,一直沿袭
            并保持稳定。

                 掌教 穆斯林掌教者就是聘请到清真寺执掌教务的阿訇。阿訇一经执掌教务,就是寺坊穆
            斯林的最高宗教首领,全面主持教务,管理各项宗教事务,集主持、领拜、教学多项职权,且
            代表本寺坊对外进行教务交往。掌教享受寺坊穆斯林群众的供养。阿訇受聘为掌教,不受籍贯



                                                                                                           575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