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31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出一批品学兼优的人才,其子孙就有20余人在威宁及滇东北一带清真寺掌教。康熙四十三年
(1704),凉州(今甘肃省)庄浪人韩忠出任威宁镇总兵,任内引导穆斯林恪守教规,学习伊
斯兰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并倡建清真寺。雍正三年(1725),直隶河间回民哈元生出任威宁镇
中军游击,其所带兵丁多系回族,且大部分落籍威宁和云南昭通、鲁甸。随着穆斯林人数的增
多,伊斯兰教传播地域的扩大,这一时期,除扩建威宁下坝清真寺外,还重建杨湾桥清真寺,
新建了岩格箐、凉水井、启沙戛、城关、老院子、新院子、撒家院、戛利、摆布戛清真寺。清
咸丰、同治年间,威宁回族穆斯林多次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残暴统治,大多遭到官军的镇压而失
败,一些穆斯林为避难而逃往水城、安顺、平坝。这一时期,云南昭通、鲁甸的部分回族穆斯
林迁入今赫章县境定居,湖南邵阳的部分回族随军落籍黔西,安顺、平坝等地的部分穆斯林通
过经商而定居黔西,兴义部分回民起义失败后避难迁入织金。穆斯林在迁徙过程中,也随之将
伊斯兰教传播到新的地域。
民国时期,毕节境内一些伊斯兰教经师、学者及穆斯林人士主张改革经堂教育,实行“中
阿并授”,以培养有一定阿拉伯文化功底和经学造诣,又有一定中文基础和现代科学知识,既
能为伊斯兰教服务,又能为社会服务的两用人才。威宁下坝杨湾桥、老院子、雨多落、鸭子
塘、马撒营清真寺培养两用人才取得明显成效。下坝、杨湾桥等清真寺阿文与汉语文各分班
次,各有侧重,最后在教授汉语文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范围;鸭子塘等清真寺汉语班,不仅有回
族学生,还有其他民族的教生。这一时期,伊斯兰教除格底目教派外,伊赫瓦里也开始传入。
民国23年(1934),云南王少美阿訇到威宁讲学,将伊赫瓦里传入威宁中水、牛棚一带。民国
28年(1939),威宁人马学科阿訇由云南及西北等地学成归来,先后在威宁和云南昭通的数座
清真寺任阿訇,开办经堂教育,宣传伊赫瓦里主张,先后招收威宁及云南昭通、鲁甸等地1000
余名穆斯林弟子入学培养,不少学生毕业后应聘到清真寺任阿訇。此期间,维修、扩建清真寺2
处,重建3处,新建清真寺16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制定法律和政策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清真寺等宗
教活动场所,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伊斯兰教活动受到严
重影响。1978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阿訇及穆斯林民众中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纠正,被查抄
的经书、物品和宗教用品得到归还或补偿,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护,正常的宗教信仰活动得到
保证。同时,通过政府拨款补助和群众自筹方式,筹集资金,维修、重建、新建一批清真寺。
至2003年底,全地区有阿訇301人,清真寺114座,回族穆斯林人口8.65万人。穆斯林人口与分
布状况为:毕节市10人,居住在城关、环城;大方县90人,主要居住在城关、坡脚、理化、六
龙;黔西县180人,主要居住在城关、甘棠、林泉;金沙县25人,主要居住在城关;织金县925
人,主要居住在城关、三塘、阿弓、珠藏、八步、猫场;纳雍县160人,主要居住在雍熙、鬃
岭、百兴、张维;威宁县8.33万人,主要居住在草海、二塘、麻乍、黑石、哈喇河、秀水、观
风海、斗古、迤那、牛棚、玉龙、中水、黑土河、双龙;赫章县1400余人,主要居住在兴发、
铅丰、双河、妈姑、可乐、古达。其居住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与汉族、彝族、苗族等民族杂
居,又相对集中居住,形成穆斯林村落。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