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6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外死亡者,均不得抬入家中停放,葬礼从简,并在村外举行。老人临终时,子女在身边守着落
              气送终死后,为其沐浴净身,修整遗容,更换预制寿衣,死者嘴里放入碎金银等“含口钱”,

              寿衣穿三、五、七件均可。同时尽快向亲属报丧。亲属到,为死者入殓,棺盖不封死。棺下点
              七星灯,棺前摆一方桌设灵位。请道士先生为逝者设灵牌,牌中间写“西逝享年几十岁或上上

              寿”,左写“亡者何年何月何日寿终正寝”,右写“亡者生的年月日何地人氏”。夜晚,道士
              为死者开路伴灵,念开路经、击打锣鼓。其间,请人揭开棺盖,让亲属与逝者最后见面告别,

              后将棺盖严,先生念咒语闭殓。停丧期间,孝子手持哭丧棒,俯身绕棺不断。出殡时辰,由道
              士先生测定吉日,届时孝子在前开道撒纸钱(称丢买路钱),亲朋好友抬棺随后,吹唢呐、放
              鞭炮,走向墓地。到葬地,按时打井下葬,留守坟鸡。葬后每隔7天,在家里为死者烧纸钱,共

              烧七次,谓之烧七。治丧期间,孝家妇女有哭丧之俗,入殓闭殓伴灵、出殡均要行哭礼。
                   节日 毕节地区蒙古族的节日有春节、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等几乎与当地汉

              族一样,不同点就是不过中秋节。春节从农历腊月三十到正月十五。之前,每家备办丰盛年
              货。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每餐前必祭祖,供奉饭菜于神龛上,烧香化纸,然后就餐。此
              外,晚辈向长辈拜年,被拜者授“压岁钱”于拜者。正月初一忌串门、干活、动刀斧。正月初

              二至十五日,亲朋好有相互串门,会访,饮酒作乐。大方等地蒙古族盛行三月三日祭白龙。相
              传,天马下凡吃秧苗,降灾给人间,为避而祭。三月三日这天杀公鸡,用鸡血沾白纸,插旗于

              田土中驱避它。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六畜平安。清明节,各地蒙古族都要上
              坟扫墓。各家备香、帛、酒、菜、爆竹等祭品到先人的坟墓祭奠。部分蒙古族于清明节从祖坟

              上割一束茅草回家,洗净以备蒸尝。传说铁木真后裔铁子高,官至士大夫,夫人潘氏年五十生
              铁木健,潘氏去世后,墓上丛生茅草,后世儿孙每年割茅草备蒸尝,不致忘祖。过端午节期间

              喜吃粽子,并将艾蒿和菖蒲捆在一起,系于门上驱瘟除邪,祈求吉利。又用各色丝线织成各种
              形状小袋,内装各种中草药碾制品,供儿童作玩耍玩具,又可防时疫。农历七月十三是大方蒙
              古族中元节,相传祖先当日要回家探望,每家备办筵席,并把果蔬、糕点、肉类等放在祖先牌

              位前,人人毕恭毕敬,迎祖先回家,以示念祖先恩德,也有给过世先人“烧包”习俗。
                   忌讳 1.忌讳过八月十五中秋节。2.尊重学习当地人的忌讳。




                                                第九节 满 族




                   族称 满族,也叫满珠,满语为吉祥之意。在历史上曾变更过六次的称谓,周代称肃慎、

              汉代称挹娄,北朝称勿吉,唐宋五代称女真,后金太宗称满洲,满族的名称是明代末年才出现
              的、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称为满族。

                   族源 满族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其先民在东北繁衍生息,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国,1583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国号大清,顺治元年(1644)
              清兵入关,清康熙三年(1664),平西王吴三桂上疏朝廷:“水西土司谋叛。”清廷令吴三桂



             520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