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6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荣里二甲抄手岩迁来大方县达溪镇的雨沙、堡朵。余家寨余姓,由四川到遵义,再到达溪。
百纳民族乡撮坝余姓,系经商来六龙白岩脚再到撮坝。高枧和瓢井镇下寨余姓,明崇祯二年
(1629)八月,因盗贼四起,由四川古蔺举家迁往大方余家塘定居,然后散居。兴隆民族乡石
板二合岩余姓,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四川嘉定府迁居遵义绥阳桑木坝然后迁至大方。马场
镇的牛场乡方井余姓,由四川迁至大方余家塘,后移居到方井。八堡民族乡甘沟余姓,由重庆
来黔经商,在毕节海子街、小坝被盗,由小坝流落到八堡甘沟定居。1983年1月29日,大方县余
姓联合签名向县政府提出返本归原蒙古族。大方县政府决定由县民委牵头组织识别小组依据34
本余姓家族所藏族谱进行调查识别。1984年10月30日,大方县民族识别办公室,遵照省人民政
府、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民委指示精神,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认证,上报县
人民政府审批认定,大方余姓确系蒙古族铁氏后裔,1985年行文确认大方余姓中请返本归原蒙
古族依据充分,依照族谱认定自己为蒙古族的余姓群众,全部返本归原蒙古族。继之,黔西、
织金、毕节、赫章、威宁等县的余姓世居群众,根据他们拥有《余氏家谱》和自愿改族籍为蒙
古族。
人口分布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蒙古族1.28万人,占全省蒙古族的53.36%,
其中余姓46%。大方县蒙古族1.1万人,占全地区蒙古族的85.4%,占全省45.57%。2000年,第五
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地区蒙古族共计2.39万人,占全地区总人口的0.38%。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全地区有蒙古族人口21899人,占全地区总人口数的0.33%。蒙古族以大杂居、小聚居
分布为主。大方县分布在燕坪、理化、石坪、牛场、高枧、达溪、雨沙、撮坝、八堡、中洞,
并在人口聚居较多地方建置有凤山彝族蒙古族乡。毕节县和黔西、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
县也有分布。
家庭和社会 蒙古族以小聚居大分散为居住特点,社会政治受同居住区域汉、彝等民族影
响。在内部建立封建宗法组织。一个家族是一个宗法体系,以长子为长房,管理族谱。族中推
选族长,管理族内事务,维护宗法秩序和社会生活,对外合力相助,不受欺负。家族由若干小
家庭组成,强调天下无不是父母,以父为家长,母协助,子女为抚养对象。子成人结婚,分家
而居,自谋生路。幼子随父母,有供养父母之责,也有财产继承权。无儿女,可由兄弟子女为
嗣,以继承其财产;也可向外姓过继或抱养儿子作继承人。在其聚居村寨,订立乡规民约,以
维护村社公共秩序。另将主忠信、崇礼仪、睦宗族、重教育、贞婚姻、正闺门、谨葬祭、怃孤
寡、劝耕织、积阴德、明继立、务俭约作为族训载入族谱,严教后代,令子孙遵守奉行,违者
惩处,以加强民族内聚力。以供奉祖先为宗法体系纽带,共建祠堂,共祭祖宗。新中国成立
后,蒙古族以勤劳朴实、尊老爱幼、男女平等成为家庭及社会生活准则。所聚村寨,多由本民
族人担任村组干部。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贵州省大方县凤山彝族蒙古族乡。
文化教育 蒙古族移居黔西北时,多为明清之际,与汉民族大量流居时间大体相当,故其
文化教育状况与所居地汉族较为一致,通用当地汉语,不用母语。新中国成立前,和汉族一样
以私塾、府学教育为主。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子弟都能上学接受教育,有不少子弟考取大学
深造,成为国家干部。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