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59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痛,用黄芩;烂脚丫,用核桃树叶;漆疮,用菜油、韭菜。居住在织金县牛王洞仡佬族人家,
            多数家庭栽有当归、牛膝、川芎等药材,多用于产妇坐月子期间,用酒蒸之服用,以止产妇血

            虚、血瘀,以防产妇头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仡佬族群众患病,逐渐到县城医院或农村
            卫生院、卫生室看病、治疗。

                 丧葬 仡佬族丧表礼仪纷繁复杂,居住各地丧仪差异大。老人病故,一般要给亡人洗身、
            换衣、装殓、开路、择地、安埋。非正常死亡,丧事从简,多在外火化,骨灰装入罐内草草掩

            埋。送葬时不丢“买路钱”。下葬作倒埋,即头朝山麓,脚向山顶。古代多行石棺葬,即挖好
            墓坑后,于墓坑四周镶以大石板,底部为土,上加大石板为盖,尸置其中。其后虽用木棺,仍
            置棺于石板墓内,成为木棺石椁,石棺或石墓均与地面平,上垒土及石块为坟。清代以来渐行

            木棺土坟顺埋的葬式。



                                               第八节 蒙古族





                 族源族称 据史集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
            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

            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世代相传,发展成为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额尔古纳河畔就是
            蒙古民族的发祥地。“蒙兀”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后

            来,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蒙古”等。新中国成
            立后,在民族识别中统一称为蒙古族。

                 迁徙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蒙古军队灭南宋统一全国,蒙古人依次设立行省统治管
            辖各地。元末明初,元顺帝仓促北撤。驻守毕节地区的蒙古人官兵,多数战死沙场,少数官兵
            及家小,改装束、易姓名、躲进深山老林或民间,以求生存。明洪武元年(1368),朝廷针对

            蒙古人下诏:“其辫发推鬃、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大明律》规定:“不许本类
            自相嫁娶”,迫使蒙古人融入当地各民族之中。今以余姓为主的蒙古族后裔,其族谱记载,是

            于明清之际由四川迁入毕节落籍的。据《余氏族谱》记载:“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入华
            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军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顺帝听信
            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姓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

            (泸阳)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处各散。诗曰:本是元朝宰
            相家,红巾构祸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

            他。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
            认,千朵桃花共树发。”据《大方县志》记载,元政权崩溃,避居四川的蒙古人,隐蔽族名,

            改姓余。《毕节地区志·民族志》载:明末清初,由于四川发生动乱,蒙古族人分9支由四川
            辗转迁入今大方、黔西县境地,落籍为业。明末,余姓迁遵义后,辗转迁居黔西县沙窝(金碧
            镇),旋迁居大方九里箐,后分居燕坪、理化。达溪镇的坝子和新寨余姓,由四川永宁府东



                                                                                                           517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