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19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生活习俗 1.衣食住行。(1)服饰。明朝时,多着中原汉装。清朝时,男子留长辫,戴瓜
皮帽,穿长衫,敞腰裤,青布鞋,白布袜。女子穿镶边长袖短上衣,云肩、云领,下穿长裤或
裙子,扎裤脚,白布袜,缠足穿凤头鞋。穷苦百姓穿粗布衣裤,穿草鞋或打赤足。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开始在男子身上出现,民国中后期普遍时兴,一般用平板布制作,少数用卡机布或毛料
缝制。女子多穿父母装,经济条件好用阴丹士林布制作,少数穿旗袍腿袜,戴钗环、耳坠及银
玉手镯。老年人穿土布染色制作的长衫。劳动人民穿对襟短衣,包帕子,穿草鞋。一些穷苦人
家的衣服,补了又补,疤上重疤,白天当衣,晚上作被,沿用几代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
济条件改善,男子多穿军装、中山服、学生服、青年服,夏天穿长袖或短袖衬衣。女子喜欢穿
列宁服、春秋衫及衬衣。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男女一度流行穿战士服,
扎腰带。服装多为青、蓝、灰、黄色棉织布料。1978年后,新增上装有夹克、西装、滑雪衫、
蝙蝠衫、风衣、运动衫、T恤衫、牛仔衣等各种时装服饰。下装有喇叭裤、牛仔裤、筒裤、港
裤、紧身裤、健美裤、西装裙、筒裙、百褶裙、连衣裙及旗袍。布料从卡机布、灯芯绒、毛
呢、的确良、劳动布到纯毛料、涤纶、腈纶、锦纶、中长纤维纯棉布、尼龙布。毛绒衣、羊毛
衫普及到多数家庭。
(2)饮食。新中国成立前,以吃苞谷饭为主食,菜以酸菜汤为主,部分人家酸菜汤里加
点豆汤。大豆制品,一月吃不上几次,油肉逢年过节吃一点。大部分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
活。因盐价昂贵,很多人饱受淡食之苦。少数有钱人户,油盐不断。新中国成立后,主食从苞
谷到面粉、大米,肉食以猪肉为主,鸡、鸭、鹅、鱼、牛肉、羊肉为辅。嗜好酸(酸菜)、
辣、鲜香味,普遍以辣椒作调味品。
(3)住居。由于历朝代的人口迁徙,域内各县住房中除京派建筑形式较罕见外,皖、苏、
闽、晋、川派都较常见。民国及其前,住房多为四立三开间,有木架木板结构、木石结构或土
墙木结构房屋,以瓦、茅草或箭竹梢盖顶。四立三开间房屋,正中为堂屋,前壁比檐柱退后一
柱作燕窝,堂屋后壁为一小窄间。左右耳间,由燕窝进门,各分两小间。耳间为一楼一底,用
木板或木条、刺竹、细木棍作楼板或楼巴。穷苦农民住土墙茅草房、窝棚或岩洞。富裕人户多
住四合天井木结构大瓦房。1950年后,翻旧房盖新房的增多,一般为三立两开间砖木结构,瓦
顶房屋。1978年后,新盖房屋多为宽敞、通风、光线条件好房屋,在县城、乡镇、公路沿线富
裕地带,多数是建砖混结构房屋。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农村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多,并讲究
室内外装饰,房屋配阳台、走廊、花坛、厕所,农村土墙茅草房逐渐消失。城镇居民多数住进
采光、通风、水电厕等齐全的钢筋混凝土楼房。据2005年统计,全地区农村人均住房19.46平方
米,城市人均住房28.38平方米。
(4)出行。20世纪60年代前,汉族人走亲访友或赶集,多为步行。20世纪70年代,使用单
车代步的人增多。90年代后,多以乘汽车、摩托车代步。进入21世纪初少数人家购置私家车,
出行方便快捷。据2005年统计,汉民族,平均每100户有摩托车15.19辆、家用汽车1.11辆。
2.婚姻。1950年前,婚姻都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以下结成姻亲:(1)请媒。男方
父母看中某家女儿,便携带礼物请媒人到女家告知男家志愿,并将男方的生辰八字、学业职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