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19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腊月要杀年猪、腌腊肉、做甜酒、制糯米
面、蒸黄粑、推豆腐、填制新衣裤鞋袜、
打扫环境卫生。除夕日贴对联(春联)、
门神、除夕晚吃团圆饭,饭前祭祖、放鞭
炮,饭后要守夜,给孩子压岁钱,夜12点放
鞭炮。初一起,亲戚朋友互相拜年,祝愿新
年万事如意、吉祥安康。城镇、农村春节期
间举办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正月初九出龙灯
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大年(元宵节),春节
汉族正月耍龙 结束。其他节日与境外汉族相同。
6.缠足。毕节地区的汉族先民与其他地区的汉族先民一样,有给女孩缠足(又称包小脚)的
习俗。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发放了《令各省劝禁缠足》的公报,但由于政府执行力
弱,许多人家照旧给小女孩缠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严禁缠足,汉族妇女缠足陋
习才被根除,妇女得到彻底解放。
第二节 彝 族
族称 彝族先民在历史不同时期曾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自称尼苏、耨苏、陇噜濮等,书
面有鹿卢、倮罗、卢夷、昆明、蜀叟、夷人、青羌等称谓。1956年,进行民族识别时,许多彝
族代表和干部聚集北京讨论本民族称谓,有代表说“夷”字过去是指“外国人”“外族人”,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用“夷族”作为族称不妥。毛泽东主席提议:将“夷族”的“夷”字改
为“彝”字,原因是从彝字结构上看,房子底下有米有丝,象征有吃有穿,兴旺发达,代表们
一致同意,国务院决定统一称为彝族。
族源 毕节地区彝族,是一个以土著居民为主,接纳多源归入的人群共同体。主要由百
濮、古夷人、僰人、氐羌、鹿卢(倮倮)、汉人等其他族群逐渐融合为当今的彝族。
1.百濮。先秦时代,毕节地区的居民被称为濮,而有彝族先民自称“尼苏濮”“撒尼濮”
等,是西南地区百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大辞典》载:“爨蛮,古百濮之一种。”林惠祥
《中华民族史》说:“濮,今称倮倮。”戈隆阿弘著《彝族古代史研究》称:“远古的‘百
濮’,是当今滇、川、黔、桂彝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古夷人。夷,《新华字典》有解释为:“古指中国东部民族,如东夷人。”《虞氏》记
载:“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孟子·万章上》记载:“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
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
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
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故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孟子曰:‘仁人之于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