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昌宁县志
P. 449

第二十章 人事劳动        政治卷


               元提高到 85 ~ 720 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2000 年起,实施公
               费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1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提高到每人每月 230 元,级别工资提高到 115 ~ 1166 元;适当调整机关工人岗
               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标准,其奖金部分按照在工资中比例相应提高;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活的部分按照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机关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 1999 年 6 月 30 日前办理离退休手续和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从 7 月 1 日起增加离退休费。
               2003 年 7 月 1 日起,机关行政人员职务工资起点由每人每月 100 ~ 850 元提高到 130 ~ 1150 元;适
               当提高机关工人岗位工资标准,奖金部分按照在工资中比例相应提高;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
               成中固定部分,活的部分按照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 2003 年 6 月 30 日前办理离退休手续和达到退休年龄人员,从 7 月 1 日起增加离退休费。2005 年,
               昌宁县有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6167 人,年度工资总额 14065 万元,人均年工资 2.28 万元。



                                                 第三节 劳动保障



                   一、劳动就业
                   1978 年后,昌宁县城乡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日益增多。1983 年,大批待
               业青年成为招收合同制职工主要对象,并组织开展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前技能培训。1984 年,县劳动
               服务公司为县工商银行、汽车运输公司和 3 个糖厂招收合同制干部 4 人、工人 97 人。同时,县劳动

               服务公司与用工单位一起实施待业青年技术培训,培训待业青年 197 人,其中经用工单位考核 194
               人被录用。1981 ~ 1985 年,安置待业青年 555 人。1986 年 7 月起,开展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新招
               收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在企业招工补员中,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并
               逐步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经济管理转变,企业实行奖惩承包,优化劳动组合。1987 年,报名参加技
               校招生 281 人,通过文化考试、综合考核,录取 31 人。1989 年,开展汽车修理、电焊、电工、车工、
               钳工、锻工、机修工、木模工、水产养殖、农牧、医药等技能培训班,培训城镇待业青年 227 人。
               1986 ~ 1990 年,新建厂矿和服务行业在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青年中招收合同制工人 1032 人。1991
               年,昌宁县有待业青年 700 人,实现就业 365 人。1995 年,有待业人员 2301 人,实现就业 363 人。
               1991 ~ 1995 年,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每年举办待业青年职业技术培训班 3 ~ 4 期,累计培训 1965 人。
               1996 年,统一招工、统一分配局面被打破,昌宁县开始办理劳动力外出就业登记工作,外出务工人
               员逐步进入有序化管理轨道。同年,向省外输出劳动力 305 人、省内市外输出劳动力 814 人、市内
               县外输出劳动力 1564 人。1997 年,实现就业 821 人,城镇失业率为 2.79%;办理劳动合同制录用手
               续 243 人,办理失业登记 336 人;省内外 17 所技校在昌宁招生 70 人。1998 年,县财政划拨再就业
               基金 20 万元,用于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享受低保登记失业 1 年以上人员再就业安置。其后,救助
               昌宁造纸厂下岗职工 612 人。同时,县经贸委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开展造纸厂下岗职工托管工作;
               县食品、锡矿、五交化、医药公司等企业成立再就业服务站,开展下岗职工就业服务工作。1999 年,
               集中开展原昌宁造纸厂下岗职工中部分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000 年,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对象务工收
               入、务工地点等情况调查登记工作,注重做好协调和管理。年末,昌宁县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中,
               得到再就业安置人员比例为 50%。2002 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实行严格控制企业裁员、多
               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疏通就业信息援助政策,组织失业人员进行微机操作和汽车驾驶技术培训 86 人,
               培训 80 余个机动车维修点维修工人 90 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860 人,新登记失业人员 512 人,失



                                                                                                     【 391 】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