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2 - 昌宁县志
P. 442
昌宁县志 1978~2005
合民兵年度整组工作,按照任务数 3 倍在农村确定预征对象,从预征对象中征集兵员。同年,征集兵
员 227 人。1984 年 10 月,实行以义务兵役制度为主体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兵役制度。1985 年起,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和县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等部门组成征兵
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培训、体检、政审骨干,在广大群众、青年中开展依法服兵役和爱国主义、革
命英雄主义宣传教育,鼓励适龄青年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踊跃应征。经乡镇卫生院一般常规检查、
病史调查合格人员,由县级终检。政治审查按照体检前初审、体检合格后政审、定兵时发现问题复审
三个阶段进行。按照上级新兵起运计划,组织新兵到县人武部举行交接仪式。1981 ~ 1985 年,征集
兵员 856 人。1986 ~ 1990 年,征集兵员 538 人。其中,1988 年是昌宁县 28 年中唯一没有征集新兵一年。
1991 年起,昌宁县征集兵员人数回落到 100 人以内。同年,征集兵员 50 人,为历年最少。1991 ~ 2000 年,
征集兵员 733 人。2001 ~ 2005 年,征集兵员 399 人。1988 ~ 2005 年,昌宁县实现连续 18 年无政治退兵、
无身体退兵、无责任退兵和征兵期间无事故发生。
四、国防教育
1979 年 10 月,恢复中共昌宁县委人民武装委员会。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防教育以“仇视、鄙视、
蔑视”侵略者为中心开展形势战备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牢敢打必胜、踊跃参军、参战和支前观念。
1982 年,县委人防战备领导小组改建为县人民政府人防战备领导小组、县人民武装委员会。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公民国防义务手册》为教材,开展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体育教育。
1986 年 1 月 12 日,组织 2500 余人聆听蔡朝东关于老山英模事迹演讲。1988 年 4 月,人防战备领导小组、
军民联防指挥部等武装工作机构并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1990 年后,昌宁县主要通过议军会、军事日、
国防教育日、党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等方式进行国防教育,在中小学校开设国防教育、国防军事知识课程。
在征集兵员、“八一”和“国庆”期间以及国防教育日,采取街天宣传、影视广播、墙报板报等形式,
向人民群众宣传、普及国防教育知识。1995 年 9 月 20 ~ 30 日,昌宁县首次在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单
个军人队列动作、班队列、射击、单兵战术和国防意识教育等学习和训练。其后,连续军训入学新生
4 期 870 人。1997 年 4 月,设立昌宁县国防动员委员会。1999 年 1 月,设立县少年军校。2 月,开办
第一期少年军校训练班,参训 118 人。2001 年起,每年 9 月第三个星期六到集镇开展国防宣传教育活动。
2002 年 7 ~ 9 月,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广电局、文体局、总工会、妇联、人武部联合举办全民国防
知识竞赛。9 月 4 ~ 13 日,在昌宁一中高一学生 410 人中开展军事训练。同年,少年军校因食四季豆
致使 7 名学生中毒,该校军训中断两年。2003 年,姚家坡烈士陵园、档案局、民兵训练基地被列为县
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 年,昌宁县分两批在昌宁一中、昌宁二中、柯街中学军训高一学生 1400 余人。
2005 年,昌宁县组织为期一星期军训昌宁一中、昌宁二中、柯街中学高一学生,以及县职教中心、昌
宁三中新生;少年军校开展第 5 期训练,有 136 人分别参加国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单个军人队列
动作、军体拳和实弹射击训练。1978 ~ 2005 年,昌宁县由县国防动员委员会制定战备方案、预案,
两年组织一次国防潜力调查,建立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卫生保障、通信保障动员等国防潜力数据库,
做好以军事斗争准备和应对突发事件为主要内容战备工作。县人武部结合昌宁山高坡陡、民族众多、
灾情频繁、社情复杂实际情况,在重点地区、重点目标和重要方向组建精干民兵应急分队,形成县、乡、
村三级民兵应急体系,组织民兵开展方案、预案演练。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灾情预报和重要敏感时期,
开展形势战备教育,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
五、驻军
35109 部队 1978 年,该部队驻昌宁。1979 年 1 月 16 日,开赴前线参加中国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 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