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71
重要决策
发挥住房对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带动作用,以村寨建设为载体,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乡
村环境全面提升,全面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生活方式根本转变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确保
建设一村、脱贫一村、致富一村。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加快中小城镇、特色小
镇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牵头单位:住建局、规划局、农办,责任
单位:发改局、财政局、移民局、国土资源局、扶贫办)。
(十五)加快整乡整村推进建设
制定整乡整村推进脱贫攻坚“四年行动计划”(2016—2019年),加快“整乡整村推进”建设
力度,4年全市实施12个贫困乡整乡推进, 9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最大程度撬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资源支持整乡整村建设,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分别按照不低于
1:5、1:2的比例统筹整合行业部门资金,集中力量一次性解决贫困乡村脱贫发展问题。统筹好村庄布
局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针对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合理确定具体发展目标,重点实施特
色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素质能力、服务体系、生态建设等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
全覆盖。到2019年,确保全市所有贫困乡、贫困村“整乡整村推进”全覆盖,全部脱贫出列,解决
贫困乡村区域性整体贫困(牵头单位:扶贫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十六)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力度
制定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四年行动计划”(2016—2019年),加快贫困民族行政村和贫困民族
自然村扶持力度,到2019年,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整体贫困(牵头单位:民宗侨务局,责任单
位: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十七)加快革命老区建设
制定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四年行动计划”(2016—2019年),探索革命老区红色民生、红色文
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位一体”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红色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依托
革命老区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发展高原优势产业和红色旅游,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
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到2019年,全面实现革命老区重点乡(镇)综合发展,如期脱贫,解决特殊困
难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牵头单位:扶贫办,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十八)加快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力度
加快推进乌蒙山宣威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10年规划和5年实施规划落实落地,确保片区发展
呈现道路成网、产业连片、区域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公益事业共同发展的新常态。加快推
动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好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集中
力量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解决宣威市区域性整体贫困(牵头单位:扶贫办,责任
单位: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五、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脱贫攻坚政策支撑
(十九)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
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争取中央
和省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向我市倾
斜。争取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对扶贫的支持力度。在扶贫开发中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
买服务等模式。积极调整和优化市级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优先保障重点,加大财政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