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123
重要决策
2.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按照中央、省、曲靖市的统一部署,以脱贫、出列、摘帽为
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全力推进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
农资金省级改革试点,将性质趋同、目标接近的财政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
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为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
撑。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严格执
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推进扶贫资金披露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3. 完善社会参与扶贫开发机制。健全定点扶贫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完善多元投入社会扶贫
体系,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完善“挂包帮、转走访”长效工作机
制,鼓励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扶贫,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
4. 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稳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用好、用足、用活产业和金融等扶贫
政策,把政策性资源转化为产业化发展的资本。以资金、资产、资源为纽带,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
包经营权、集体林权、产业扶持资金、扶贫信贷资金、土地流转租金等折价入股,参与龙头企业或
专业合作社经营,实行“优先用工、保底收入、盈利分红”,确保贫困户有相对稳定的、经常性的
收入,搭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快车”,分享农业产业化发展“红利”。
5. 建立扶贫资金融资平台。搭建扶贫融资平台,抓好项目储备,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性优惠贷
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支持,大幅增加扶贫贷款规模,提高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金
融服务水平。积极争取中央扶贫再贷款额度,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积极争取农发行、国开行按照微利或保本原则发放的长期贷款和中
央财政贴息,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
6. 创新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脱贫摘帽、行业扶贫、单位“挂包帮、转走访”、驻
村扶贫工作队等脱贫攻坚考核体系,大幅提高减贫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
(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
度。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为重点,推进交通、通讯、供水、供
电、供气、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
联互通、共建共享机制。
2.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2016年起,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以建设
“宜居宣威、美丽家园”为主题,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在城市全面实
施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增加绿化面积
的“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在农村开展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
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
色风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健康、更美好。
3.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基础,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促进
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房新村新景、宜居宜业宜游”为方向,建设新村庄、发展新产业、过上新
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努力建成一批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公
共服务均等、地方特色鲜明的美丽宜居乡村,打造新阶段升级版新农村。从2016年开始,实施美丽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