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中共宣威市委执政纪要2016
P. 119
重要决策
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和完善扶持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小巨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类涉农
补贴和项目,优先向受让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鼓励发展各种
经营类型的家庭农场,逐步建立家庭农场认定制度和退出机制,待省出台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评定办
法后,积极开展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创评活动。到2020年,全市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
小巨人10户以上,家庭农场50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以上。
2. 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农民
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务或入股加工、流通企业,创新
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和利益联接机制。鼓励和
引导农民合作社承接财政支农项目,制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参与财政项目申报和实施的指
导意见,以及财政项目资金形成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实施细则。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民合作
社达1000个以上,农户入社率达30%以上;到2020年,培育100个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3.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逐步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认定管理、就业创业的
长效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制定中长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对有培训和就业创业愿望的返乡农
民工、农村能人、未能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有
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农村能人等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
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到2020年,全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以上。
4. 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严禁以
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严格准入门槛,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实行分级备案,建立程序规范、
便民高效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制度,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探索
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鼓励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
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2016年底研究出台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和监管的指导意见。
5.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
务组织。支持公益性服务机构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逐步改变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单一服务方式。采取政府购
买、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
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鼓励各类有条件的经营主体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
(三)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制定《宣威市林木权证核发暂行
办法》,深入推进林木权证核发工作,把在非林地上种植的经济林木和用材林、薪炭林纳入发证范
围。积极探索建立公开、透明的林权流转交易市场,初步形成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
划分明确、监督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2. 创新发展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林业经营组织,鼓励林
地承包经营权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企业流转,推进林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
营。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森林资源经营
79